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

高岸沈碑影,曲溆丽珠光。

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

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

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

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充满了对远古英雄事迹的追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位旅人在途中所作,他以一颗游子怀乡的心情,抒写着自己对于汉水流域的自然景观与历史记忆的情感联结。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开篇即设定了宏大的画面,汉水从源头到大海,宛如生命之流,不断延伸,充满力量和生机。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荆轲(荆轲刺秦)的事迹追忆,展现了汉水流域的历史深度与广阔视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向往。

“高岸沈碑影,曲溆丽珠光。”这里描绘的是壮观的山峦和汉水两岸的美景,其中“沈碑”暗示了历史的沉重与深远,而“丽珠光”则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诗人通过云雾缭绕、岛屿隐现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个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

“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景致不忍离去的情怀,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高洁之境的追求。

“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这两句则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其中“乔木”、“寒叶”、“亭林”、“晓霜”都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最后,诗人发出对于古代仙境和高洁人物不期而遇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之地和高尚之人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汉水流域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追寻精神家园的情怀。

收录诗词(30)

李百药(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 字:重规
  • 籍贯:定州安平(今属河北)
  • 生卒年:565--648

相关古诗词

安德山池宴集

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

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细草开金埒,流霞泛羽觞。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上才同振藻,小技谬连章。

怀音自兰室,徐步返山庄。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和许侍郎游昆明池

神池望不极,沧波接远天。

仪星似河汉,落景类虞泉。

年深平馆宇,道泰偃戈船。

差池下凫雁,掩映生云烟。

浪花开已合,风文直且连。

税马金堤外,横舟石岸前。

羽觞倾绿蚁,飞日落红鲜。

积水浮深智,明珠曜雅篇。

大鲸方远击,沈灰独未然。

知君啸俦侣,短翮徒联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途中述怀

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

伊余何为客,独守云台中。

途遥已日暮,时泰道斯穷。

拔心悲岸草,半死落岩桐。

目送衡阳雁,情伤江上枫。

福兮良所伏,今也信难通。

丈夫自有志,宁伤官不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渡汉江

东流既瀰瀰,南纪信滔滔。

水激沈碑岸,波骇弄珠皋。

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

溜阔霞光近,川长晓气高。

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风毛。

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形式: 排律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