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萦纡石径藓苔青,逼屋榕枝覆杳冥。
天外落霞齐远骛,竹间微雨乱流萤。
山排翠闼撑书幌,月印清波漾画屏。
一枕晚凉新睡觉,笛声断续起烟汀。
这首诗描绘了新庄道中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联“萦纡石径藓苔青,逼屋榕枝覆杳冥”以蜿蜒的石径和覆盖着青苔的景象开篇,接着榕树的枝叶遮蔽了远处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意境。颔联“天外落霞齐远骛,竹间微雨乱流萤”则转向天空与竹林,描绘了落日余晖与远处飞鸟共存的画面,以及竹林间细雨中萤火虫的闪烁,增添了动态之美。颈联“山排翠闼撑书幌,月印清波漾画屏”进一步展现了山色与月光的和谐交融,仿佛书籍的窗帘被山色撑起,月光在清澈的水面上荡漾,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尾联“一枕晚凉新睡觉,笛声断续起烟汀”收束全诗,通过描述夜晚的清凉与悠扬的笛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避暑年来几度过,琴书镇日自摩挲。
清溪浪碧垂杨合,远岸沙平野竹多。
坡老大瓢游岭海,志和箬笠老烟波。
绿阴满地襟如水,笑拍阑干发浩歌。
竹篱近水两三家,一带芳塍稻未花。
远火江村星倒挂,平烟树幕雾横遮。
蛙声接浦跳萍闹,萤焰冲风入竹斜。
好是晚凉无个事,汲泉拾叶煮新茶。
宛转双溪路,茏葱芋粟纷。
深坑巢乱石,远树泊轻云。
屋尽穿岩构,泉多截竹分。
啸猿声不断,每向静中闻。
瞳瞳旭日映窗纱,觅胜携朋泛晓楂。
水上轻烟浮钓艇,溪干丛竹护渔家。
空潭倒浸青山影,怪石翻冲白浪花。
最好柳堤晴可望,数峰缺处见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