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

置俎均牢彘,峨冠信沐猴。

方矜几上肉,已堕幄中筹。

海岳归三尺,衣冠閟一丘。

路人犹指似,山下是鸿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放置祭台上的猪已经准备妥当,戴着高帽子的人就像沐猴而冠。
他们正得意于桌上的美食,却不知已在阴谋算计中败露。
权势如海岳般庞大,瞬间化为乌有,只留下衣冠埋葬在荒丘。
路上行人还在指点,误以为那座山下就是昔日的分界线。

注释

俎: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皿。
牢彘:祭祀用的肥猪。
峨冠:高高的帽子,比喻显赫的地位或虚伪的外表。
几上肉:比喻眼前的利益或诱惑。
幄中筹:帷幄中的计谋,暗指背后的策划。
海岳归三尺:形容权势的巨大变化,三尺,泛指生死、法律。
衣冠閟一丘:衣冠,代指死者;閟,隐藏;一丘,指坟墓,表示死亡。
路人犹指似:路人还指着那处,像是有所指代。
山下是鸿沟:比喻明显的分界线,这里可能暗示历史的断裂或现实的对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开篇“置俎均牢彘,峨冠信沐猴”两句,以奇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建造简易住所的情景。“方矜几上肉,已堕幄中筹”则透露出诗人对简单饮食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至于“海岳归三尺,衣冠閟一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自己与世俗隔绝的心境。

最后,“路人犹指似,山下是鸿沟”两句,通过行人的指点和山下的鸿沟,勾勒出一种既超然于世俗又不失关联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追求。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田园诗风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2)

苏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刘讽

林下人归少,君归不待年。

能令两蜀士,叹甚二疏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云台胜景压苍溪,东汉遗名冠蜀西。

形式: 押[齐]韵

虎丘

虎踞标灵迹,危楼杳霭间。

剑池沉石壁,金地涌秋山。

塔影松轩断,云迷藓径斑。

磬随灵籁尽,鹤伴老僧闲。

有句惭先哲,无辞愈厚颜。

我来聊写望,顿觉离人寰。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上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