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水面波光摇曳,仿佛触动了春天的绿色倒影。
春雨滋润竹笋生长,青苔覆盖着带着霜气的根部。
细密的纹理能承载香汗,适合用来制作钓鱼的丝线。
这根竹子曾被用于重要场合,如今一节奉献给尊贵的王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子图景。开篇“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展现了竹林在春日清晨阳光照射下的生机与活力。“入水”指竹影倒映于水中,“抽空”则形象地表达了竹子轻盈而又挺拔,似乎要穿透天空。接下来的“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继续展示竹林的细节,“露华”指的是露珠在竹叶上闪烁,如同精致的装饰;“苔色拂霜根”则描绘了竹根旁边苔藓覆盖,给人以温润之感。

中间两句“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诗人用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竹叶的细腻与竹节的坚硬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竹子的独特质感。竹叶轻柔如织物,承接着微妙的清香,而竹节则坚韧如同精美的锦鳞。

最后两句“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回顾竹子在古代建筑和礼仪中的重要性。竹子不仅用于建造房屋,即“三梁”之用;而且它也被赋予了礼俗的意义,作为贡品呈献给尊贵者,如同“一节奉王孙”。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文化的深刻体悟,展现了作者李贺对于竹子这一主题的独特感受与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形式: 古风

自昌谷到洛后门

九月大野白,苍芩竦秋门。

寒凉十月末,露霰濛晓昏。

澹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

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

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

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

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

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

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形式: 古风

许公子郑姬歌

许史世家外亲贵,宫锦千端买沈醉。

铜驼酒熟烘明胶,古堤大柳烟中翠。

桂开客花名郑袖,入洛闻香鼎门口。

先将芍药献妆台,后解黄金大如斗。

莫愁帘中许合欢,清弦五十为君弹。

弹声咽春弄君骨,骨兴牵人马上鞍。

两马八蹄踏兰苑,情如合竹谁能见。

夜光玉枕栖凤皇,袷罗当门刺纯线。

长翻蜀纸卷明君,转角含商破碧云。

自从小靥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

相如冢上生秋柏,三秦谁是言情客。

蛾鬟醉眼拜诸宗,为谒皇孙请曹植。

形式: 古风

听颖师琴歌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