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晓起二首(其二)

红日在山坳,白云遮远树。

欲访隔溪人,不见溪边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村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首句“红日在山坳”,以“红日”点明时间是清晨,而“山坳”则暗示了地点是在山间,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白云遮远树”,云雾缭绕,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朦胧美,同时也为后文的“隔溪人”设置了一个背景,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欲访隔溪人,不见溪边路。”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和行动意图。诗人想要探访对岸的人,却因溪水阻隔,无法直接到达,这种欲求不得的遗憾之情跃然纸上。同时,也反映了乡村环境的自然与原始,溪流蜿蜒,道路隐匿,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了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乡村清晨的独特魅力,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向往。

收录诗词(2)

蔡家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潜山独游

看山如访友,寻源如读书。

清秋自超旷,乐与山水俱。

秋阴积檐端,夕阳乔木疏。

泉声泻寒翠,云影涵空虚。

颇得清净理,遇之万化初。

既夕下山去,幽怀良不孤。

形式: 古风

秋思

爽气频生暑气收,碧云红叶锁芳洲。

芙蓉怨冷西风夜,薜荔墙空白露秋。

数杵疏钟村外寺,一声长笛月中楼。

天涯最是离人苦,莫遣繁霜上客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惜阴轩闲话喜友人见过

煮水闲评竹舍东,百年身世古今同。

气从阅历深边尽,诗在豪华敛处工。

薜荔阴寒侵岸雨,芙蓉香泛过溪风。

叩门喜有知音晤,十日坚留兴未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寻鲍明远读书台故址

我慕参军才,朅来访遗址。

高台吟悲风,参军不可起。

忆自永嘉后,文章惭萎靡。

大雅既不作,龟黾乱宫徵。

参军于其间,邈然独高视。

晋宋可胸吞,颜谢差角犄。

名高虑招尤,服美畏人指。

才尽岂文通,韬晦自吝鄙。

一家有令晖,清言亦复绮。

想当燕坐时,唱酬频戾止。

六代久荒凉,参军尚在耳。

读书台虽空,读书人未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