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

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

红砌不须誇芍药,白蘋何用逞重台。

慇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请问这庭院中的芬芳花卉是何时栽种的,宴席中的人们仿佛正欣赏着一幅展开的画卷。
花瓣如同淡雅的胭脂轻染的脸庞,叶片好似深沉的腻粉贴附在脸颊。
红色的花朵不必自夸像芍药般艳丽,白色的花儿何必去竞比重重叠叠的台阁。
我殷切地告诉前来赏花的客人,不要学那每天流连忘返的蜜蜂。

注释

借问:请问。
庭芳:庭院中的芳香花卉。
早晚栽:何时栽种的。
座中:宴席中的人们。
疑展:仿佛展开。
画屏:装饰有图画的屏风。
花分:花瓣分隔开来。
浅浅:淡淡的。
胭脂脸:像涂了胭脂的脸庞。
叶堕:叶子垂落。
殷殷:深色的,此处形容浓厚。
腻粉腮:像敷了腻粉的面颊。
红砌:红色的花朵聚集之处。
不须:不必。
誇:夸耀。
芍药:一种名贵的花卉。
白蘋:白色的花,这里可能指白牡丹。
何用:何必。
逞:炫耀。
重台:重叠的台阁,比喻繁复的花型。
慇勤:殷切。
为报:告诉。
看花客:前来赏花的客人。
莫学:不要学。
游蜂:四处采蜜的蜜蜂。
日日来:每天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并通过庭院中主人对待花卉的态度,展示了一种淡雅而不失热情的生活情趣。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 这两句诗既描绘了牡丹的繁盛,也表达了主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享受。

"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 这里通过对比鲜艳的牡丹花和细腻的叶子,将自然界的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也映射出诗人对美的敏锐感受。

"红砌不须誇芍药,白蘋何用逞重台。"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花卉的选择和欣赏,是一种自然而不做作的态度,不需过多修饰便自有其美。

"慇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来访者的一种提醒或建议,表达了一种平和、自然的生活态度,既不排斥外界的交流,也不追求过于频繁的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雅致,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选择。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狂寇后上刘尚书

孙武倾心与万夫,削平妖孽在斯须。

才施偃月行军令,便见台星逼座隅。

独柱支天寰海正,雄名盖世古今无。

圣君争不酬功业,仗下高悬破贼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闰春

幂幂复苍苍,微和傍早阳。

前春寒已尽,待闰日犹长。

柳变虽因雨,花迟岂为霜。

自兹延圣历,谁不驻年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陆山人画水

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

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

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

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陈式水墨山水

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

溪如冰后听,山似烧来看。

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汗乾。

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