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外一灯青,残书伴古厅。
叶乾闻雨急,山近觉岚腥。
多病身为累,无心梦亦灵。
明朝有痴事,须到采芹亭。
此诗描绘了一个文人独处书房的夜晚景象,通过对环境细腻的描述,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孤寂。首句“竹外一灯青”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夜深人静时分,一盏清幽的灯光透过竹影,营造出一种超然世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残书伴古厅”则展示了作者与书籍的不舍离别,虽为“残书”,但依旧陪伴在古老的厅堂之中,可见其对知识的渴望和珍视。这里,“古厅”二字更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淀感。
第三句“叶乾闻雨急”中的“叶乾”指的是屋檐,屋檐上积水的叶片在夜晚细听之下,显得异常清晰,这里的“雨急”则传递出一种紧迫和动荡的情绪,但这动荡并未打破室内的静谧,而是与其相辅相成。
紧接着,“山近觉岚腥”中作者通过对远处山色变化的观察,捕捉到了一丝微妙的情感波动。这里,“岚腥”一词不仅形容了山色的深沉,更暗示着一种超越物象的精神寄托。
“多病身为累,无心梦亦灵”两句则流露出作者对自身健康状态的担忧和无奈,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心境。尽管身体多病,但是在梦中,作者仍旧保持着一份清醒和灵动,这也许是他内在精神世界的一种自我慰藉。
最后,“明朝有痴事,须到采芹亭”表达了对未来某个具体事件的期待或安排。这里的“痴事”可能指的是一些超出常人理解的行为或者是不被世俗认同的事业,而“采芹亭”则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是作者心中的一块净土。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夜晚书房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宁静中的内心独白,以及他对知识、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索米长安鬓易丝,向来书剑亦奚为。
无诗传与鸡林去,有赋羞令狗监知。
两戒山河饶虎落,五湖烟水欠鸱夷。
喜无光范三书草,此段差强韩退之。
半吐柔芳暖正妍,趁晴何不试笼鞭。
玉环醉矣春无赖,金屋贮之人孰贤。
花比红儿谁作谱,诗传娇客已成编。
湘帘燕子人家月,一笑春风不计年。
黄州不识春风面,哙伍漫山桃李枝。
银烛夜深妆额褪,锦屏睡足鬓丝垂。
半醒半醉凌晨酒,几雨几晴寒食时。
莫怨家人多命薄,缘愁却入老坡诗。
闭门十日雨淋漓,洗尽红香了未知。
才一霎晴齐睡去,几何人见半开时。
世无解语玉超脱,春欲负予金屈卮。
自是晦明天不定,非干工部欠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