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送曾韫晖赴京任檀州学正》以豪迈之气描绘了主人公曾韫晖即将离家赴任的壮志情怀。诗中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儒雅风度和对学问的追求,还蕴含着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
首句“芳年儒正紫貂裘”,开篇即点明主人公正值芳华,身着儒服,手持紫貂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年轻学者的风采。接着,“北出都门亦壮游”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离家远行的决心与勇气,将个人的壮志与国家的教育事业紧密相连。
“五季山川分汉界,太平学校过檀州”两句,通过历史背景的引入,既展示了国家的广阔疆域,也暗示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里的“五季”指的是五代时期,而“汉界”则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太平学校过檀州”则表达了对教育普及和学校建设的期待与赞美。
“禁杨拂籞黄金色,泮水通城碧玉流”描绘了理想中的学校环境,金色的杨柳拂过校园,泮水清澈如碧玉般流淌,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学习氛围,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环境的美好想象。
最后,“寄语向来勒碑客,笔锥傥可到封侯”一句,诗人以一种激励的口吻,鼓励那些曾经为国家立下功勋的人士,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挥才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对未来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离家赴任的描写,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深情赞颂,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