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韫晖赴京任檀州学正

芳年儒正紫貂裘,北出都门亦壮游。

五季山川分汉界,太平学校过檀州。

禁杨拂籞黄金色,泮水通城碧玉流。

寄语向来勒碑客,笔锥傥可到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送曾韫晖赴京任檀州学正》以豪迈之气描绘了主人公曾韫晖即将离家赴任的壮志情怀。诗中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儒雅风度和对学问的追求,还蕴含着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

首句“芳年儒正紫貂裘”,开篇即点明主人公正值芳华,身着儒服,手持紫貂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位年轻学者的风采。接着,“北出都门亦壮游”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离家远行的决心与勇气,将个人的壮志与国家的教育事业紧密相连。

“五季山川分汉界,太平学校过檀州”两句,通过历史背景的引入,既展示了国家的广阔疆域,也暗示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里的“五季”指的是五代时期,而“汉界”则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太平学校过檀州”则表达了对教育普及和学校建设的期待与赞美。

“禁杨拂籞黄金色,泮水通城碧玉流”描绘了理想中的学校环境,金色的杨柳拂过校园,泮水清澈如碧玉般流淌,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学习氛围,体现了诗人对教育环境的美好想象。

最后,“寄语向来勒碑客,笔锥傥可到封侯”一句,诗人以一种激励的口吻,鼓励那些曾经为国家立下功勋的人士,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挥才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对未来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离家赴任的描写,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深情赞颂,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壬子八月十四夜对月

万里轻阴晚忽收,天公有意作风流。

今年对月又为客,明日无云始是秋。

多病情怀成老态,早凉天气似中州。

少陵儿女痴何似,共景悬知不共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十五夜再和二首(其一)

银河垂屋夜氛收,卧看长星一点流。

万古尘劳馀好景,四时风致是中秋。

天悬海外三千界,月满人间几百州。

殷庾升沈俱不见,即时有酒未须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十五夜再和二首(其二)

林下杯盘夜未收,尊前何必尽名流。

人生快意元轻日,客里中年最感秋。

酒满恨无歌赤壁,月明閒听说扬州。

故人只隔行云外,剩著新诗寄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赵光远道州宁远税使

故家乔木郁衣冠,小试司征第几班。

鹏翼未抟千仞外,马蹄初踏万山间。

门当远峤花连务,县接清溪水绕关。

诗课书程应不减,东风早送锦衣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