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八月十四夜对月

万里轻阴晚忽收,天公有意作风流。

今年对月又为客,明日无云始是秋。

多病情怀成老态,早凉天气似中州。

少陵儿女痴何似,共景悬知不共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壬子八月十四夜对月》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对月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万里轻阴晚忽收”,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轻薄的云层突然散去,展现出一片清朗的景象,仿佛是天公有意为之,营造出一种风雅的氛围。接着,“天公有意作风流”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今年对月又为客”,点明了诗人此时身在异乡,只能与明月相伴,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明日无云始是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第二天能够迎来晴朗的秋日,象征着心情的转变与希望的萌生。

“多病情怀成老态”,道出了诗人因长期的忧郁与思虑而显得苍老,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疲惫。“早凉天气似中州”,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温暖舒适环境的向往。

最后,“少陵儿女痴何似,共景悬知不共愁”,借用杜甫(少陵野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杜甫及其作品的敬仰,同时也反思自己与杜甫在面对相似情境时的不同心境——杜甫或许能从美景中获得慰藉,而自己却难以摆脱愁绪。这一句既是对杜甫的致敬,也是对自己情感状态的深刻剖析。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收录诗词(327)

刘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字:桂翁
  • 号:桂隐
  • 籍贯:吉安庐陵
  • 生卒年:1268—1350

相关古诗词

十五夜再和二首(其一)

银河垂屋夜氛收,卧看长星一点流。

万古尘劳馀好景,四时风致是中秋。

天悬海外三千界,月满人间几百州。

殷庾升沈俱不见,即时有酒未须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十五夜再和二首(其二)

林下杯盘夜未收,尊前何必尽名流。

人生快意元轻日,客里中年最感秋。

酒满恨无歌赤壁,月明閒听说扬州。

故人只隔行云外,剩著新诗寄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赵光远道州宁远税使

故家乔木郁衣冠,小试司征第几班。

鹏翼未抟千仞外,马蹄初踏万山间。

门当远峤花连务,县接清溪水绕关。

诗课书程应不减,东风早送锦衣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忆凤二首(其一)

举世堂堂福禄人,衰门衅咎独何深。

学违素志元安命,老哭才孙最损心。

暑载渔舟翁挽柩,夜归僧屋鬼同林。

庭前桧竹阴阴在,陈迹如今岂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