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季常宪副滇南

脉脉客意长,洒洒秋候凉。

川涂物色异,去住何回徨。

公程历江县,霞气薰衣裳。

入门长大慰,稚弱含辉光。

更烛夜苦短,拂曙星低横。

阳乌出海树,来雁遥双翔。

独骖向南纪,夷獠曾毡乡。

百年弦颂外,礼则驯陆梁。

观风足馀寄,一一堆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俊所作的《送柴季常宪副滇南》。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柴季常前往滇南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句“脉脉客意长”以“脉脉”形容离别的深情,表达出送行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洒洒秋候凉”则通过秋天的凉爽,暗示离别季节的凄清氛围。接下来的“川涂物色异,去住何回徨”,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而自己却在原地徘徊的复杂心情。

“公程历江县,霞气薰衣裳”两句,写友人前往的地点——历江县,霞光映照,衣裳被温暖的霞光熏染,既展现了旅途的美好景象,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入门长大慰,稚弱含辉光”表现了友人到达目的地后,受到热烈欢迎和关怀的场景,家人的喜悦和温暖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更烛夜苦短,拂曙星低横”描述了夜晚的漫长与清晨的曙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新生活的开始。

“阳乌出海树,来雁遥双翔”以日出和大雁飞翔的画面,象征着新的希望和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独骖向南纪,夷獠曾毡乡”描绘了友人独自一人向南远行,途经少数民族地区的情景,体现了对友人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敬佩。

“百年弦颂外,礼则驯陆梁”表达了对友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的赞赏,以及对其行为举止的期待。

最后,“观风足馀寄,一一堆中肠”则是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祝福,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够有所收获,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情感上的成长,都将成为心中宝贵的记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潘宪副方塘用汉韵

三川阻且长,峦势相附属。

离堆凿神秀,陆海开平绿。

庶富甲西南,时化亦云速。

逆阉事纷更,弦柱伤太促。

括削尽肌髓,细政等湿束。

缪起靖黄巾,冈火能石玉。

祗今枯骨寒,隐抱弥衷曲。

君行职持宪,雅尚无狭促。

吾儒作用间,元公有前躅。

试省旧战场,荒墟几茅屋。

形式: 古风

悼陈原习母谭孺人(其一)

夕景重苦短,风灯良易灭。

入门慰强健,周岁非长别。

讵知心内言,于此成永诀。

西风递恶报,口泪俱残血。

依依堂背花,柔情抱中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悼陈原习母谭孺人(其二)

夙岁在怀抱,百心馀寒温。

比长提耳言,往往资见闻。

督过数在口,手线兹犹存。

抱忧不能寐,号哭连朝昏。

巫山风雨夕,地远深断魂。

形式: 古风

哀陈氏侄妇

索居重懒出,白日为之长。

嫠啼惨前拜,骨肉能不伤。

忆昔弟侄行,大小纷双翔。

零落己可念,弱草横秋霜。

脩保谅有数,少壮深中肠。

嗟哉幼妇节,百苦甘自尝。

织灯照孤影,泪洒衫与裳。

素琴蛛丝积,断简遗篇章。

结托信地所,菉水双鸳鸯。

岂知分命薄,转息馀空床。

衣新人世隔,永讫谁祻殃。

断炊屡废食,匣栉慵晨妆。

蛩声诉寒月,仰视天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