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

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

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一瞬间已过七里之遥,即使如箭般飞驰也难以比拟。
船帆旁云雾缭绕翠绿,枕木下错失了急流的汹涌。
只惊讶于猿猴鸟儿的宁静,却未曾察觉霜月带来的寒冷。
前辈们的成就究竟有何帮助,在此地我错误地选择了钓鱼消遣。

注释

一瞬:一瞬间。
七里:七里的距离,形容速度极快。
箭驰:像箭一样飞驰。
樯:船的桅杆。
岚翠:山间云气与青翠的颜色,这里形容云雾环绕的美景。
枕底:枕木之下,代指船底。
风湍:疾风急流。
但讶:只是感到惊讶。
猿鸟定:猿猴和鸟儿显得异常安静。
不知:没有意识到。
霜月寒:霜月带来的寒意,也指环境的清冷。
前贤:前辈,先贤。
竟何益:到底有什么益处。
此地:这个地方。
垂竿:垂钓,比喻在此地无所作为或选择不合时宜的休闲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旅途中的静谧与孤独。"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表明了行走的迅速,但也隐含了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和速度。"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船只在翠绿的山峦间穿行,而睡梦中却不知外界的风声。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即使是在夜深人静、只有猿鸟叫响的时候,诗人也不感到寒冷。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最后两句"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智者留下的教训或成就无所适从的感慨,以及自己在此处无意中放下钓线,仿佛是在寻求心灵上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心境。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

谢守登城对远峰,金英泛泛满金钟。

楼头风景八九月,床下水云千万重。

红旆朝昏虽许近,清才今古定难逢。

鲤鱼纵是凡鳞鬣,得在膺门合作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

上德由来合动天,旌旗到日是丰年。

群书已熟无人似,五字研成举世传。

莫道政声同宇宙,须知紫气满山川。

岂唯里巷皆苏息,犹有恩波及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友人山花

平明方发尽,为待好风吹。

不见移来日,先愁落去时。

浓香薰叠叶,繁朵压卑枝。

坐看皆终夕,游蜂似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长洲陈明府小亭

坐看孤峭却劳神,还是微吟到日曛。

松鹤认名呼得下,沙蝉飞处听犹闻。

夜阑亦似深山月,雨后唯关满屋云。

便此逍遥应不易,朱衣红旆未容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