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仙迹

仙女乘鸾去,瑶台风雾浓。

空馀石池水,清浅落芙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气飘渺、意境深远的画面。诗人以“仙女乘鸾去”开篇,巧妙地将神话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瑶台风雾浓”一句,通过“瑶台”这一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神秘感,而“风雾浓”则生动地描绘了仙界特有的朦胧之美。

后两句“空馀石池水,清浅落芙蓉”,诗人转而描写了一处静谧的景致——石池中的清水,映照着周围环境,而池中偶尔绽放的芙蓉花,则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这里的“空馀”二字,既表达了对仙女离去后的空寂之感,也暗示了仙迹虽已远去,但其留下的痕迹依然在人间得以显现,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仙界的奇幻与美丽,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诗中所营造的意境,既有超脱尘世的浪漫情怀,又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5)

黎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返照

楼台馀返照,松栝起秋阴。

欲就云门宿,前溪一水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万竹轩五章

增城老子,有竹万根。根根扫云,根根成阴。

增城老子,荷锄朝行。锄竹之墩,培竹之萌。

薪竹之枝,遥竹之琴。七八十年,作竹主人。

增城老子,亦到西樵。到九龙岩,蹲岩之腰。

绕岩曲腰,植竹十条。像万竹墩,聊亦逍遥。

增城老子,亦到白沙。白沙先生,谓多竹家。

竹以逼俗,一根则足。况于千竹,况于万竹。

增城老子,亦到石头。石头先生,偕之遨游。

道峰竹墩,老子则留。谓渠家物,谓渠好逑。

形式: 四言诗

北山篇

北山孤高凌紫氛,重峦叠嶂何絪缊。

玄关九锁藏丹地,霞壁千重集绛云。

中有三峰入参壁,悬梯织铁难登陟。

上支天关回斗杓,下瞰沧溟奠鳌极。

鸟道逶迤复几山,东望罗浮咫尺间。

琳宫羽盖长寂寞,桂父芝童时往还。

石梁巉岩不可越,六月阴厓积飞雪。

白鹤朝翔珠树云,青鸾夜舞瑶台月。

溪回径转接吾庐,暇日登临送日车。

鍊药坛边逢玉铫,看棋石上阅金书。

琅玕叶叶今应长,几度烟霄疲梦想。

黄冠野服且归来,四百峰头恣来往。

形式: 古风

登高丘望远海

蓬莱之山东海水,滔滔东奔吾不知其几千万里。

长江大河一线来,安问洞庭与彭蠡。

嘘噏百川天轮浮,鼍为城廓蜃为楼。

东溟老龙几千岁,垂髯化作珊瑚钩。

惊涛拍天无畔岸,雷奔鬼逝神灵眩。

䨹昱绝电妖雾呈,珠宫贝阙谁能辨。

安期羡门安在哉,感今思昔但悲哀。

瑶池已骋八骏去,铁箠空驱万石来。

吁嗟往事皆已矣,安得海波不扬尘不起。

岛彝才贡越裳来,免劳神武行边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