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其一)

树头啄木常疑客,客去而嗔定不然。

脱辖已应生井沫,解衣聊复起庖烟。

平生诗酒真相污,此去文书恐独贤。

早晚西湖映华发,小舟翻动水中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树上的啄木鸟总疑心是过客,客人离去后它必定不再生气。
已经摆脱束缚的木头,想必会激起井水的泡沫;解开衣服做饭烟雾缭绕。
一生沉醉于诗酒,恐怕沾染了许多尘俗;这次离开,文书工作怕是无人能及。
早晚间,西湖的美景映照着我斑白的头发;小舟在水中轻轻摇曳,仿佛水上天边。

注释

啄木:鸟类,以树皮内的害虫为食,这里比喻敏感或多疑的人。
嗔:生气,责怪。
脱辖:比喻摆脱束缚或限制。
井沫:井水因搅动而产生的泡沫,象征生活琐事。
庖烟:厨房炊烟,代指日常生活。
相污:相互玷污,指诗酒生活可能带来的世俗之气。
文书:公文、书信,这里指严肃的工作。
华发:白发,象征年老。
水中天:倒影在水中的天空,象征理想或远方。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怀念旧友和向往自然之美的诗作。首句“树头啄木常疑客,客去而嗔定不然”描绘了一种期待与失望的情感交织,树梢间鸟鸣似乎在等待着远方朋友的到来,但当朋友一旦离去,那份期待化作了空欢喜。接下来的“脱辖已应生井沫,解衣聊复起庖烟”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表达,似乎在说即便是在平淡的日常琐事中,也能寻找到一丝生机与温暖。

第三句“平生诗酒真相污,此去文书恐独贤”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生活态度的反思,他可能觉得自己以前过于沉迷于诗酒,未来的道路上或许会因为专注于文学创作而显得孤独与高洁。最后两句“早晚西湖映华发,小舟翻动水中天”则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西湖如镜一般映照着花开的景致,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晃,仿佛是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航行。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友情以及个人志向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内心独白,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艺术表达。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其二)

寂寞东京月旦州,德星无复缀珠旒。

莫嗟平舆空神物,尚有西斋接胜流。

春梦屡寻湖十顷,家书新报橘千头。

雪堂亦有思归曲,为谢平生马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

碧畦黄陇稻如京,岁美人和易得情。

鉴里移舟天外思,地中鸣角古来声。

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二子有如双白鹭,隔江相照雪衣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钱越州

髯尹超然定逸群,南游端为访云门。

谪仙归侍玉皇案,老鹤来乘刺史轓。

已觉簿书哀老子,故知笾豆有司存。

年来齿颊生荆棘,习气因君又一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宝山

平明已报百吏散,半日来陪二子闲。

立鹊低昂烟雨里,行人出没树林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