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捕蛇斗鸡安足数,浪说屠龙亦何补。

谁持双剑斗光寒,奋髯尽搏人间虎。

耽耽雄视七尺身,怒号白日惊风尘。

从教横鹜犬羊群,岂无射石飞将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猛虎行》以庞尚鹏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猛虎形象,展现了其勇猛无畏的精神风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猛虎比作敢于挑战强敌的勇士,揭示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主题。

首句“捕蛇斗鸡安足数,浪说屠龙亦何补”,通过对比捕蛇、斗鸡与屠龙的行为,暗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战斗无法与真正的英勇行为相提并论,引出下文对猛虎形象的描绘。接着,“谁持双剑斗光寒,奋髯尽搏人间虎”两句,通过描述猛虎手持双剑,面对强敌时的英勇姿态,表现了其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耽耽雄视七尺身,怒号白日惊风尘”进一步刻画了猛虎的形象,它目光炯炯,威严地注视着前方,七尺之躯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威武,其怒吼之声足以让狂风和尘土为之震惊。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猛虎的勇猛,也象征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正义与勇敢的渴望和追求。

最后,“从教横鹜犬羊群,岂无射石飞将军”两句,通过对比猛虎与犬羊群,以及射石飞将军(古代传说中的神射手)的形象,强调了猛虎虽面对众多弱小的敌人,但依然能够保持其勇猛和不屈的本色,暗示了即使在艰难险阻中,也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如同射石飞将军一般,能够击退一切困难。

整体而言,《猛虎行》通过对猛虎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勇敢、正义和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寓意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像猛虎一样,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勇往直前。

收录诗词(390)

庞尚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阳河即事

秋尽东行思渺然,阴阳何用问苍天。

数声黄鹄青云上,几点疏星白雁前。

月印西林明野寺,潮平东海长桑田。

十年风雨江湖梦,重问当年范蠡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翰林王忠铭省觐还海南

晓传温诏下承明,昼锦宁亲出凤城。

捧檄正悬忧国梦,望云长忆倚门情。

瑶池天近恩波阔,琼海春深爱日生。

莫向周南叹留滞,早期勋业著西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大梁城楼

绕郭星河入望频,上方台殿迥无尘。

鸡鸣紫陌千门晓,雨过平原万草春。

天际彤云长捧日,楼头青鸟欲依人。

前朝第宅今何处,惟有棠梨岁岁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雄州简谭次川大参

宦园蝉蜕正芳年,曲巷方斋祇自怜。

白日静移编竹坞,秋风长送钓鱼船。

山间鹤梦随春梦,海上狼烟拂曙烟。

自分华阳高士笑,披星驰马枕戈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