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梅

水落山空百草乾,天公玉女耐高寒。

松根云煖客吹笛,竹外月高谁倚门?

岁晚王孙犹怨色,天寒公主欲归魂。

北风端是春消息,吹得雪多花更繁。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林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冷寂与生命的坚韧。首句“水落山空百草乾”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冬季山林的荒凉景象,水退尽,山显得空旷,百草枯萎,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

接着,“天公玉女耐高寒”一句,将自然界的寒冷赋予了女性化的特质,用“玉女”形象化地表现了大自然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暗示了即使在极端的环境下,生命依然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松根云煖客吹笛,竹外月高谁倚门?”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松树根部的温暖与笛声相映成趣,竹林外高悬的明月则让人联想到孤独的守望者。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人的情感与思考,仿佛在问世间还有谁在这样的夜晚静静地等待或思考。

“岁晚王孙犹怨色,天寒公主欲归魂。”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借古代贵族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王孙和公主分别代表了贵族阶层的年轻与年长者,他们的“怨色”和“欲归魂”的心理状态,反映了对岁月无情、生命短暂的深深忧虑。

最后,“北风端是春消息,吹得雪多花更繁。”这一句巧妙地转折,将寒冷的北风视为春的使者,预示着生机即将复苏。雪花在风中飘落,却孕育着春天的花朵更加繁盛的景象,寓意着即便是在最严酷的冬天,生命的力量与希望也从未消失,总会在某个时刻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冬日山林的静美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转、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舟姑苏台下

霸主吞雄事莽然,空遗陈迹向千年。

天寒笛起孤城里,日暮舟行积水边。

万里飞鸿如识路,故园黄菊不胜妍。

吴王台沼连衰草,惟有西山出断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冶城飞龙亭诗卷

翠盖鸾旂殷绣墙,南公挥涕话先皇。

鸿宫望气成龙虎,法驾吹箫引凤凰。

今日画图看御幄,当时草木识天香。

先生曾对明光殿,奏报新松似鹤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青玄观道士玉泉

淮南道士传鸿宝,眸子照人双电光。

贯日白虹生玉气,出山青髓射天浆。

去年蹋雪寻丹井,连日题诗满画廊。

长忆青玄送客处,柳花无数绕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陈玉林归集庆永寿宫

天绕龙宫日月低,六龙曾驻冶城西。

祠光午夜入牛斗,玉气千年成虹霓。

承恩已报紫旌节,奉使屡上黄金闺。

神眷灵官守桂树,银榜碧镂自天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