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姑苏台下

霸主吞雄事莽然,空遗陈迹向千年。

天寒笛起孤城里,日暮舟行积水边。

万里飞鸿如识路,故园黄菊不胜妍。

吴王台沼连衰草,惟有西山出断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色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淡淡的哀愁。

首联“霸主吞雄事莽然,空遗陈迹向千年”,开篇即以“霸主吞雄”这一宏大历史背景引入,点明了姑苏台作为历史遗迹的地位,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悠长与历史的沧桑。这里的“莽然”二字,不仅形容了历史的浩瀚无垠,也暗含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

颔联“天寒笛起孤城里,日暮舟行积水边”,进一步描绘了姑苏台下的景象。天寒地冻,笛声在孤城中回响,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幽远的氛围;日暮时分,舟行于积水之间,既表现了诗人行旅的孤独,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颈联“万里飞鸿如识路,故园黄菊不胜妍”,转而从视觉角度出发,以“万里飞鸿”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故园黄菊”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同时,“不胜妍”三字,既是对黄菊美丽之态的赞美,也是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尾联“吴王台沼连衰草,惟有西山出断烟”,收束全诗,将目光转向吴王台沼,只见衰草连天,唯有远处的西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这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断烟”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烟雾缭绕的景象,也寓意着历史的痕迹逐渐消失,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与个人的思乡之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冶城飞龙亭诗卷

翠盖鸾旂殷绣墙,南公挥涕话先皇。

鸿宫望气成龙虎,法驾吹箫引凤凰。

今日画图看御幄,当时草木识天香。

先生曾对明光殿,奏报新松似鹤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青玄观道士玉泉

淮南道士传鸿宝,眸子照人双电光。

贯日白虹生玉气,出山青髓射天浆。

去年蹋雪寻丹井,连日题诗满画廊。

长忆青玄送客处,柳花无数绕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陈玉林归集庆永寿宫

天绕龙宫日月低,六龙曾驻冶城西。

祠光午夜入牛斗,玉气千年成虹霓。

承恩已报紫旌节,奉使屡上黄金闺。

神眷灵官守桂树,银榜碧镂自天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王伯循

使者楼船鼓三叠,犹见车前白鹭翿。

莫嗔惜别把衣袖,他日为谁沽酒醪。

龙蛇未蛰江水壮,鸿雁欲动秋风高。

槐树东头读书处,更忆君家双凤毛。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