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怀

叶落空阶秋气閒,艰难两鬓渐生斑。

柴桑归老陶元亮,枯树伤心庾子山。

少壮几时年欲暮,功名一霎念全删。

谋生剩有蜗庐在,参透禅机静掩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秋日感怀》由清代诗人蔡国琳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与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功名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叶落空阶秋气闲”,以落叶满阶、秋风轻拂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着,“艰难两鬓渐生斑”一句,诗人将个人的岁月痕迹与外界的自然变化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经历的累积和岁月的无情。

“柴桑归老陶元亮,枯树伤心庾子山”两句,分别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诗人庾信的典故。陶渊明晚年归隐柴桑,象征着对自由与自然生活的向往;庾信晚年身处异域,心系故乡,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少壮几时年欲暮,功名一霎念全删”揭示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功名无常的深切体会。他意识到年轻时光短暂,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因此决定摒弃世俗的欲望,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谋生剩有蜗庐在,参透禅机静掩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蜗庐比喻简陋的居所,禅机则指内心的领悟与修行。诗人认为,真正的生存价值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获得,而非外在物质的拥有。通过静默闭关,他试图达到心灵的纯净与和谐。

整体而言,《秋日感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1)

蔡国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感怀(其二)

鸠居暂获一枝安,湖海飘零泪未乾。

春草池塘康乐梦,秋郊茅屋杜陵寒。

过江名士悲司马,赁庑馀生学伯鸾。

留得故园松菊在,清风两袖不嫌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郑延平

客是虬髯张仲坚,艰难只手欲回天。

舳舻衔尾曾横海,正朔前朝当纪年。

赐姓早邀隆武识,孤忠讵逊晋王贤。

閒来暂过开元寺,犹有苍松起暮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郑延平(其二)

神人冠带跨长鲸,赤嵌城前水顿平。

能使荷兰甘避地,别开世界且屯兵。

田横岛上遗民泪,祖逖舟中击楫情。

太息大星虽告陨,临终犹作渡河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郑延平(其三)

一木偏思大厦支,廿年慷慨屡兴师。

未能西北中原定,先向东南半壁窥。

忠孝难兼儿有恨,滇黔虽远节无亏。

祇今鹿耳潮声急,也似灵胥激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