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六莹堂雅集主人梁庶常出六莹琴相示歌以纪之

主人花多开成行,入门白碧红绯香。

华堂扫花燕嘉客,吴歌楚舞纷鸳鸯。

酒伴张琴如绿绮,蛇腹古光玄雪起。

太冥桐干含黄钟,彷佛落霞与流水。

杯行未暇调清商,点徽转弄妨绕梁。

大小鼙婆恐终曲,新声靡曼娱中肠。

长清短侧俟他日,为君一弹欢未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六莹堂举办的高雅聚会,主人梁庶常拿出六莹琴展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盛况。

首先,诗中提到主人家中的花卉排列成行,色彩斑斓,香气扑鼻,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高雅的氛围。接着,华美的厅堂被清扫干净,准备迎接佳宾的到来。吴歌楚舞交织,如同鸳鸯般和谐,增添了宴会的生动与热烈。

琴师弹奏的音乐如同绿绮般悦耳,琴身上的蛇腹纹路在灯光下闪烁着玄雪般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历史的沉淀。太冥桐木的琴声中,仿佛融入了落霞与流水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

宴会中,宾客们饮酒作乐,琴声与歌声交织,气氛热烈而欢快。诗中提到“杯行未暇调清商”,意指宾客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没有时间去调整音乐的节奏。琴师的技艺高超,使得音乐在空中回旋,仿佛能绕梁三日。

宴会接近尾声,但新曲不断,让人心情愉悦。诗中提到“大小鼙婆恐终曲”,暗示了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场聚会的喜爱之情,“新声靡曼娱中肠”,音乐之美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文人雅士聚会的风雅与高洁,以及音乐艺术的魅力。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韶石歌韶州太守席上作

使君五马从韶阳,春融开宴来仙羊。

誇予韶石三十六,芙蓉一一摩青苍。

韶阳千里尽奇石,各为根株森相望。

箨龙拔地动千丈,大小削成纷圆方。

瑶篸玉柱千万计,排立有时如堵墙。

巨灵荡踏苦无力,岩岩铁壁当中央。

使君拄笏韶石下,氤氲紫翠流衣裳。

双峰左右接天阙,二楼高下临皇冈。

重华对越俨精爽,二灵彷佛非鸿荒。

神明沕穆合古乐,箫韶日夕深微茫。

南薰再鼓解民愠,玉琴之外无陶唐。

香炉宝盖试击拊,安知不可仪凤凰。

无声之乐道所贵,期君肉味长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望夫石歌

二禺之峰七十二,中有石人立苍翠。

望夫化作石嵯峨,留取贞心在天地。

石公石姥洞庭西,合体休垂双玉啼。

安得郎归亦化石,白云深处常相携。

无情化石石难好,有情化石石难老。

郎归会见石能言,招手天边待相抱。

形式: 古风

精卫词

西山木,一日一枝衔未足。

口血沾濡枝忽荣,化作扶桑向旸谷。

扶桑枝枝有一日,一日未终一日出。

人间十日不妨多,后羿弯弓休更弹。

日光倘肯照心肝,但教烧得海水乾。

海水乾时精卫死,魂作一金乌,与日相终始。

形式: 古风

七夕后二日送王君还渠阳

双江合流何汤汤,左江右湖城中央。

浮桥冲断望风雨,迟君一日开帆樯。

炎云欲散苦未散,秋过七夕方微凉。

平头交扇尚挥汗,解襟且复依林塘。

君今拜亲留不可,八千馀里归称觞。

阿兄晨羞弟夕膳,笑加匕箸因芬芳。

紫芝老父两眉秀,白鹿仙人双耳长。

明岁能来觐叔父,宝坻美酒多携将。

惠阳郡楼一再酌,更看灵鹊填河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