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来顿疏酬唱若无牵率宁度郁蒸辄贡狂吟用惊昼寝

日照清空火欲燃,须将酬唱强相牵。

若无啸月吟风侣,争度流金铄石天。

帘卷小亭终少到,簟铺深室亦难眠。

如何偷得清凉乐,除却冥心学坐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急迫而又有些无奈的情感状态。诗人似乎在强调自己的创作欲望和社会交往的压力。在热烈的阳光之下,火焰般的激情如同即将燃烧起来,但这股热情却被迫要通过酬唱来强行维系,这可能是出于对友人或上级的应酬,也许是为了在文坛上保持自己的地位。

“若无啸月吟风侣,争度流金铄石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创作的向往。在没有伴随着月光和清风轻吟,没有同道中人的交流与激励的情况下,他只能勉强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文字形式“争度”而出,这是一种对比鲜明的表达,流金铄石之美,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的两句,“帘卷小亭终少到,簟铺深室亦难眠。”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寂寞。即便是在幽静的小亭里,也很难有片刻的停留;在深邃的书房中,也难以安然入睡。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他渴望宁静,但现实却常常打扰他的创作与思考。

最后一句,“如何偷得清凉乐,除却冥心学坐禅。”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内心平和的渴望。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中,他又如何能“偷得”片刻的宁静呢?这里的“冥心”,意味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通过修习禅定来达到心灵的净化。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创作和内心平和的渴望,以及对于现实束缚和社会压力的无奈感。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新桐庐知县员外端修节行富有才名九霄未展于奋飞百里暂劳于绥抚言之美任即动征桡敢赋恶诗用伸攀送

词笔淩云正后生,安贫守道住神京。

昔年南国无虚誉,今日终朝有令名。

杨柳岸边挥袂去,木兰舟里载书行。

琴堂莫作多时计,碧落方开万里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禁林春直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孝义冠乡闾,门多长者车。

岁收千顷稻,家贮一楼书。

待客开新酒,留僧煮嫩蔬。

三公老且病,无暇访山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赠贾黄中

七岁神童古所难,贾家门户有衣冠。

十人科第排头上,五部经书诵舌端。

见榜不知名字贵,登筵未识管弦欢。

从今稳上青云去,万里谁能测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