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居八首(其五)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馀。

却被世人知住处,更移茆舍作深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满池的荷叶多得像衣服穿不完,几棵松树结的松子食物也绰绰有余。
然而这些清静的所在却被世人知晓,于是他索性搬来茅草屋,更加深居简出。

注释

一池荷叶:满池的荷叶。
衣无尽:像衣服穿不完。
数树松花:几棵松树结的松子。
食有馀:食物也绰绰有余。
却被:然而。
世人知:被世人知晓。
住处:居住的地方。
更移茆舍:于是他索性搬来茅草屋。
作深居:更加深居简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一池荷叶衣无尽",诗人以荷叶自比,暗示其生活虽然清贫,但内心丰盈,荷叶之多犹如衣物充足,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满足和自给自足的心态。"数树松花食有馀"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松花虽为寻常物,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富足。

然而,"却被世人知住处"一句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他不希望被尘世打扰,选择深居简出。最后一句"更移茆舍作深居",诗人决定进一步远离人群,将茅屋迁往更加偏僻之处,以求得更深的隐居生活,体现了他对超然世外、宁静致远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隐逸生活的价值观。

收录诗词(181)

赵彦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 号:介庵
  • 籍贯:
  • 生卒年:1121~1175

相关古诗词

冬至(其三)

国事同儿戏,无人与笑谈。

今朝歌者技,一辈大官惭。

才绝青衣赋,情兼白杏憨。

日闻坊院乐,真是客宣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翠微山居八首(其三)

老老山僧不下阶,双眉恰似雪分开。

世人若问枯松树,我作沙弥亲见栽。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翠微山居八首(其二)

临溪草草结茆堂,静坐安然一炷香。

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翠微山居八首(其一)

閒来石上卧长松,百衲袈裟破又缝。

今日不愁明日饭,生涯只在钵盂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