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读史》由清代诗人李鹏程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对历史变迁与人性复杂性的独特见解。
首联“牝鸡奋翼久司晨,闲枕貂珰梦不成”以“牝鸡司晨”的典故开篇,比喻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试图挑战传统角色,却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或目标,暗示了社会结构对个体自由与追求的限制。
颔联“大将功凝三族血,上皇恩贮一杯羹”则聚焦于权力与忠诚之间的矛盾。这里的大将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但其家族却因此遭受牵连;而上皇(通常指皇帝)虽给予恩赐,却也暗含着权力的束缚与牺牲。这一联揭示了权力游戏中的残酷与无奈。
颈联“故留秦灞因耽色,新誓鸿沟又败盟”进一步探讨了个人欲望与政治承诺之间的冲突。秦始皇因沉迷女色而忽视国家大事,最终导致政局动荡;而“鸿沟”一词则引申出盟约的破裂,象征着政治联盟的脆弱与易变。
尾联“家国飘摇豪杰死,风云歌罢有谁赓”总结了主题,表达了对历史中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即便是英勇的豪杰也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而当历史的篇章落下,又有谁能继续吟唱这悲壮的旋律呢?这一问句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下及未来的警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权力、人性以及命运的深刻洞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