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七)

岁华忽云徂,暮景桑榆迫。

农家望西成,禾黍盈阡陌。

即此遗子孙,亦何愧清白。

心与天壤宽,斗室未为窄。

邻翁来共饮,不知主与客。

坐待明月升,来照吟翁宅。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贤的《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七)》描绘了时光匆匆流逝,日暮时分桑榆树下景色临近,农夫们期盼着秋收的丰盈景象。诗人感慨,即使将这样的田园生活留给后代,也能坦然自若,保持清廉之志。他心境宽广,即使身居斗室也无拘无束。邻居来访共酌,不分主客,诗人期待着明亮的月光洒满自己的小屋,照亮吟咏诗歌的生活。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6)

李贤(原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八)

农时我扶犁,蚕月妇勤桑。

衣不充布帛,食宁厌糟糠。

虽无陈蔡阨,终岁几绝粮。

天灾莫能测,或雨或愆阳。

坐此拙生计,未能免忧伤。

济已尚无术,活人那有方。

每荷南邻叟,邀我共壶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九)

人性讵可昧,我欲充四端。

改过在无吝,见善当自迁。

譬彼幽谷鸟,飞上乔木颠。

所以古之人,黾勉各加餐。

就兹林下乐,永绝尘世缘。

富贵非吾愿,聊赋归来篇。

形式: 古风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十)

早年愿求道,言不听无稽。

潜心事编简,结茅在阴崖。

有酒乃独酌,拍拍春满怀。

惭无颜氏叹,仰之高复弥。

但恐中道画,工夫竟支离。

聊欲试弦歌,柰此尘缨羁。

浩然赋归来,初心终靡亏。

形式: 古风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十一)

浩歌明月下,风度酒尊凉。

尊空人已醉,歌声疑绕梁。

顾我奚所乐,所乐在醉乡。

秋菊有深意,盈盈傲清霜。

明日东篱赏,更觉吟兴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