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其二)

人间春思漫纷争,祗把新诗唤晓莺。

妙处镌镵应鬼泣,醉中挥洒自风生。

谁知雅道当今绝,独与骚人并驾行。

尺纸飞来光照夜,小窗申诵到参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人间的春意引发无尽思绪纷扰,只能借新诗唤醒清晨的黄莺啼鸣。
诗歌的美妙之处仿佛能令鬼神哭泣,醉酒时挥毫泼墨自然生出风骨。
谁能料到高雅的文风在现今几乎消失,我独自与诗人同行在诗的世界。
一封尺幅的书信飞来,照亮了夜晚,我在小窗边低声朗诵直到深夜星辰横斜。

注释

人间:指人世间。
春思:春天的思绪或情感。
漫纷争:无尽纷扰。
祗:只。
唤:召唤。
晓莺:清晨的黄莺。
镌镵:雕刻,比喻创作。
鬼泣:形容艺术的感人至深。
醉中:酒后。
风生:自然流露。
雅道:高尚的文学之道。
当今绝:现今几乎消失。
骚人:诗人。
并驾行:同行,相提并论。
尺纸:短笺,小信。
光:照亮。
申诵:低声朗诵。
参横:参星横斜,表示深夜。

鉴赏

这首宋诗《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诗中,诗人以春日为背景,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人间春思漫纷争”,描绘了春天里人们思绪纷繁,情感各异,而诗人却将这种纷争暂且抛开,转向诗歌创作。次句“祗把新诗唤晓莺”,通过比喻,以清晨的黄莺啼鸣唤起诗人的灵感,赋予诗歌生命。

“妙处镌镵应鬼泣”一句,形容诗歌中的精妙之处深沉动人,连鬼神也为之动容,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极高评价。接下来,“醉中挥洒自风生”则写出诗人创作时的豪放与投入,仿佛在醉意中也能自然流露出风骨。

“谁知雅道当今绝,独与骚人并驾行”这两句,感慨世风日下,传统文雅之道似乎被遗忘,但诗人依然坚守,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上能与古代的伟大诗人相提并论。

最后两句“尺纸飞来光照夜,小窗申诵到参横”,形象地描绘了诗作传扬开来,照亮夜晚,读者在深夜仍沉浸于吟诵,表达了诗歌的影响力和诗人对文学传承的自豪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流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信。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其一)

春风不入鬓边青,羞逐儿童趁晚晴。

花欲近人颜色好,鸟来窥户语音清。

钩帘静院山相顾,散策高亭月共行。

自断穷通天已定,休劳占数向枯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韩道济见示云溪之什

水竹吾庐胜,幽遐不用寻。

秋江分浩渺,夏日閟沉阴。

野客敲门看,骚人倚杖吟。

佥言清入骨,坐久发毛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蒲大受王园泛舟用文老韵(其二)

江边春色动,水面縠文生。

阳和先着力,岸柳摇金晶。

草木有欣意,人心随物情。

日暮不知返,逍遥兴弥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雪

上天连日拥愁云,晓起联翩瑞色新。

入麦未多三日雨,著梅先报万家春。

兴来赖有乘舟客,喜极宁为闭户人。

安得梁王相命赋,兔园避席少逡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