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孰无父母,孰无妻子,孰无家室田园,触目伤心,海外坡公今日死;
亦有衣衾,亦有棺椁,亦有庶羞清酌,招魂设奠,辽东丁令几时归?
这首诗以悲痛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首句“孰无父母,孰无妻子,孰无家室田园”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人皆有亲人的普遍性,随后“触目伤心,海外坡公今日死”则直接点明了哀悼的对象——一位名为“坡公”的海外人士,今日离世,令人痛心。接下来,“亦有衣衾,亦有棺椁,亦有庶羞清酌”描述了为死者准备的丧葬用品和祭品,体现了对亡者应有的尊重与哀悼之情。“招魂设奠,辽东丁令几时归?”则表达了对亡者灵魂回归的期待与对生者归来的期盼,充满了对逝去生命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逝者生前生活的追忆,展现了对亡者深深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不详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曾现宰官身,成佛当先谢灵运;
未除文字障,后身合是韦苏州。
冒暑从扁舟,受简乍为贤母寿;
回天凭一疏,陈情不待使臣归。
相夫子持家,任其劳,不享其逸;
遗儿孙治命,止乎礼,更达乎情。
郭有道碑,庶无愧色;陶征士诔,犹有余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