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子

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

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精美的绣帐中放置着博山香炉,
银色的马鞍上坐着英武的冯子都。

注释

绣帐:精致的床帐。
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形状像山峰。
银鞍:银饰的马鞍。
冯子都:虚构或历史人物,此处可能象征英勇骑士。
黄昏:傍晚时分。
攀折:采摘或折断。
栖乌:栖息的乌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些许忧郁的画面。"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一句中,“绣帐”指的是精美华丽的床帏,而“博山炉”则是古代一种用于熏香的器具,这里用来烘托出一个安静而富丽的室内环境。"银鞍冯子都",“银鞍”可能暗示着主人或居住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冯子都”则是古代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被用来营造一种高贵而又淡远的氛围。

接下来的"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一句,则描绘了黄昏时分,夕阳西下的景象。"黄昏莫攀折"中的“攀折”意味着不必去攀附或折取什么,这里可能是说在这宁静的暮色中,不需过多地追求或干预自然。"惊起欲栖乌"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黄昏时分惊飞而起,想要栖息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中那份宁静与平衡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

征戍在桑乾,年年蓟水寒。

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度破讷沙二首(其一)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