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后作

六峰尽日对开扉,仍扫先生旧石矶。

仕路十年嫌马瘦,归田百亩喜牛肥。

常来鸥鹭非争席,自种芙蓉可制衣。

稍待秋登新谷好,草堂从此有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景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满足之情。

首联“六峰尽日对开扉,仍扫先生旧石矶”,以六座山峰对峙,仿佛在迎接诗人归来,门前依旧清扫着先生曾经坐过的石矶,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充满回忆的氛围。

颔联“仕路十年嫌马瘦,归田百亩喜牛肥”,对比官场生涯的艰辛与归隐田园的喜悦。在官场上奔波了十年,马瘦象征着劳碌与疲惫;而回到田间,看到牛肥则让人感到满足与幸福,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颈联“常来鸥鹭非争席,自种芙蓉可制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鸥鹭不争席位,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自己种植的芙蓉花,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用来制作衣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利用。

尾联“稍待秋登新谷好,草堂从此有光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稍待秋季,收获新谷,草堂将因此而充满生机与光彩。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展望,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期许,预示着诗人将在田园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过程,以及在田园生活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和生活乐趣,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

李循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题耕读堂

吾家世授有遗经,五亩东田束带耕。

盘谷新秋香稻熟,墨庄深夜短檠明。

门回绿水怀先泽,坐仰高山得自名。

祖训须知栽苦木,人生勤业岂无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镇南关昭德台颁交趾敕印

山设重重险,关门阁道开。

皇恩随地到,使节自天来。

远眺穷蛮域,高登儗凤台。

至今铜柱下,犹有伏波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龙州江见瘴

图经随处问,往往见清川。

不入风波路,安知瘴疠天。

有云山作雨,无火夜生烟。

村酒能袪毒,徐斟万壑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夜抵况村登舟

火满黄昏路,山间不计程。

人从绝徼至,舟趁顺流行。

客日从今短,归心自此轻。

万峰云外迥,何处是梧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