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世事无限,何须要到头。
壮心为客尽,孤迹卧云休。
匣剑已全弃,林僧亦少酬。
从来愁恨意,乞待外人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浮世事无限,何须要到头"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不息的烦恼感到厌倦,不必等待终极,只需放下心中执念即可解脱。"壮心为客尽,孤迹卧云休"则透露出诗人曾经的壮志未酬,但如今却选择了隐逸,独自留下脚印,在云间寻得片刻宁静。
"匣剑已全弃,林僧亦少酬"中的“匣剑”意指宝剑,而“已全弃”则意味着对武力、权力的彻底放弃。"林僧"形象常与隐居者相联系,而"亦少酬"表明诗人在山中也并非完全与世隔绝,偶尔还会有所交往。
最后两句"从来愁恨意,乞待外人愁"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满,但他却并不愿意自己去承担这些情感,而是希望外界的人能够理解并分担。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隐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不详
客亭杨柳叶初残,歌咽秋空惨别颜。
吟爱好峰归越路,醉冲寒雨出秦关。
烟萝庭户重栖倚,渔浦人家旧往还。
纵使功名无分得,免教心在怨尤间。
奢竞苦不息,生民只有冤。
谁搜元化窟,凿断丽华根。
使绝侵夺苦,著为明圣恩。
何烦重师古,即此是羲轩。
分到知心死不轻,几年曾是怆离情。
微风吹雨雁初下,落叶满阶虫正鸣。
时静苦嫌论剑略,簟凉频喜转琴声。
从来共约云泉老,肯向人间占好名。
曲湖连曲接平芜,前事因循好叹吁。
不见有源堪畎凿,便来此地费工夫。
蛙能聚响难停息,莲本含香旧已无。
夹岸近教多种柳,少延春色向城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