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子充杂言

君不见东方朔,避世金马门,侏儒倡郭同陆沉。

滑稽突梯意已深,不如孙登闭口逃苏门。

身犹孤凤无与邻,心知嵇生未识真。

儿童读书闻入孝,遭时有用可以移于君。

孔子系易辞,尊乾而卑坤。

耦耕未足问礼则,鸟兽固自群荆榛。

孟尝声势,一旦消歇,冢上之牧良可悲。

苟为贫贱不济物,身死泯然俱若兹。

闻君早慕栖竹林,何忽作此悲来吟。

严君肥遁业讨论,少年宜自有异闻。

穷达俱性外,学者所不陈,惟勿枉道宁屈身。

岂欲行不由径如灭明,不然不欲乞醯于邻同微生。

白驹虽洁,空谷难久将谁亲,当诗一篇差可人。

秋兰蘼芜亭下生亦蕃,夫人自有美子何足言,采撷但慰吾愁魂。

吟诗作赋北窗词更妍,万言不直一杯何足怜,咿呦聊用穷吾年。

能来西畴清坐一榻横,长饥亦不轑釜云无羹。

荀卿论义荣,径庭大不近人情。

是非亦置之,古人踽踽凉凉生何为。

扬雄择中庸,反骚痛湘累。

我今不见雄,此心犹为君子夷。

世间趣舍不同,岂但羊枣鲙。陶潜自谓,结庐人世。

无车马喧,心远能尔。安有郑君,其门如市。

亦能自谓,我心如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依韵和子充杂言》。诗人以东方朔、孙登、嵇康等历史人物为例,探讨了隐逸与入世的选择,以及人生价值的取向。他批评了过分追求权势如孟尝君的例子,认为真正的贤者不应以富贵为唯一目标,而应关注济世救民。诗人鼓励青年要有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坚守正道,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高洁。他还提到了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与世俗的繁华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心境如水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滑稽突梯”、“耦耕未足问礼则”、“耦耕”、“郑君其门如市”等,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和文潜期饮大尹穆父家兼呈尹

野人肮脏无与邻,世人共笑子独亲。

沛然有馀不矜饰,我亦谓子诚可人。

万鱼噞喁困复却,看子撇捩黄金鳞。

人甘如醴饮者醉,我独蜇口如姜辛。

淮南归来两鬓雪,闭门自不羞甑尘。

无衣可换江头醉,有谁肯载樽中醇。

愧惭救渴京兆尹,空缸尚可供十巡。

放言与子一倾倒,非子畏人嫌我真。

府中贵人玉比德,堂下和气天回春。

醉人多忤贵人恕,来呼莫惮冲泥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王仲甫病暑

吴邦惮暑如蜂虿,河曲还遭长日晒。

蔗浆金碗赖蠲烦,内托潜阴数为败。

黄昏乍快风吹发,驱拊蚊虻坐明发。

青衫主簿气如云,茂陵无事悲消渴。

茫洋河伯何为者,两涘无因辨牛马。

何生狂梦涸归墟,喉舌汤汤未劳泻。

能来一嗽华池津,七碗清风立有神。

更寻齿下微妙诀,遣君体适仍魂平。

案头白纸如堆雪,人事纷纷日将月。

与君未遇尤四时,利害相磨生内热。

形式: 古风

和王定国二首(其一)

可怜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户。

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

想君映月读书时,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骑一马暮还归。

形式: 古风

和王定国二首(其二)

还朝便与山水疏,只有此月随吾居。

莫论人隔十日面,犹胜犬传千里书。

清虚有物濯烦暑,藤床对月如对雨。

赋成鸿雁入周诗,未觉宣王似吾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