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游东林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长生犹自重无生,言让仙祠佛寺成。" 开篇诗人便表达了对生命永恒和精神世界追求的向往,通过构建神仙庙宇和佛教寺院来实现这一理想。
接下来的两句"碑折谁忘康乐制,山灵表得远公名。" 描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和古代贤人的缅怀之情,以及自然景观中流露出的人文气息。
"松形入汉藤萝短,僧语离经耳目清。" 这两句则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寺庙风光图,让人仿佛能听到和尚诵经的声音以及看到郁郁葱葱的松树和藤萝交织成的自然画卷。
最后,"莫怪迟迟不归去,童年已梦绕林行。" 表现了诗人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在大自然中徘徊流连,不忍离去的情怀。这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纯真年代的追念和对自然之美的沉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生命永恒和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