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乱后书怀》由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描绘了战乱之后社会的凋敝与个人内心的愁苦。
首联“频年烽火遍郊墟,到处逢人问卜居”,开篇即以烽火连天、民不聊生的景象,展现战乱对社会的破坏,人们四处流离,寻求安定之所的无奈与焦虑。
颔联“荒后田庐浑是累,乱来亲友渐相疏”,进一步描述战乱后的荒凉景象,田地荒芜,房屋破败,成为沉重的负担;亲友在乱世中逐渐分散,关系疏远,凸显出战乱对人际关系的冲击。
颈联“销忧独忆中山酒,闭户惟看邺架书”,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在书籍中寻找慰藉,反映了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与无奈。
尾联“径草潇潇秋雨外,文园空自卧相如”,以自然景象的萧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仿佛在无人问津的秋雨中,独自躺卧,如同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一般,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深重影响,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思考,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