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

阴风吹雨白昼昏,谁扫云雾升朝暾。

三江水缩献洲渚,九顶秀色欲塞门。

西山下竹十万个,江面便可驰车辕。

巷无居人亦何怪,释耒来看空山村。

竹枝宛转秋猿苦,桑落潋滟春泉浑。

众宾共醉忘烛跋,一径却下缘云根。

走沙人语若潮卷,争桥炬火如星繁。

肩舆睡兀到东郭,空有醉墨留衫痕。

十年万事俱变灭,点检自觉惟身存。

寒灯夜永照耿耿,卧赋长句招羁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阴冷的风夹带着雨,白天也变得昏暗,是谁清扫云雾,让朝阳升起。
三条江水退去,露出洲渚,九座山峰的秀美景色仿佛要堵住城门。
西山下的竹林密密麻麻,多得可以行车在江面上。
街上空无一人也不奇怪,农夫放下农具,来欣赏这空旷的山村。
竹枝随风摇曳,秋猿哀鸣,桑叶落尽,春水混浊。
宾客们沉醉其中,忘记蜡烛已烧尽,沿着山路返回,脚下踏着云雾。
沙地上的交谈声像海浪翻滚,过桥的火把照亮如同繁星。
乘着轿子疲倦入睡,直到东门外,只留下醉酒后墨迹斑斑的衣衫。
十年间世事变迁,唯有自己尚存,寒灯长夜,照亮内心。
我躺在床头,写下长长的诗句,唤起远方游子的魂魄。

注释

阴风:寒冷的风。
朝暾:早晨的阳光。
洲渚:江中的小块陆地。
九顶:形容山峰众多。
驰车辕:驾车行驶。
释耒:放下农具。
宛转:曲折、婉转。
桑落:桑叶凋落。
烛跋:蜡烛燃烧殆尽。
羁魂:远行或离散的灵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陆游在十月一日庆祝浮桥建成时的宴客情景。首联以阴雨天的昏暗开场,暗示了新工程的不易,但紧接着写云雾散去,朝日初升,象征着希望和光明的到来。颔联通过江水退缩、洲渚露出和山峰秀色,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预示着宴会的热闹。

颈联进一步描绘浮桥的壮观,竹林众多,甚至可以行车,展现出浮桥的稳固与宽阔。接下来,诗人以空村无人和农夫放下农具来参加宴会,表现了当地人的喜悦和对新事物的热情。猿猴哀鸣和桑落春泉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尾联转而描述宾客们在宴会上的欢乐,忘却了时间,直到深夜。诗人醉眠后,仅留下衣衫上的墨迹,表达了他的豪放不羁。最后,诗人感慨世事变迁,唯有自身尚存,借寒夜灯火和长句诗歌,寄托对远方羁旅之人的思念。

整体上,这首诗以叙事的方式,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浮桥建成带来的社区欢庆,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十月九日与客饮忽记去年此时自锦屏归山南道中小猎今又将去此矣

去年纵猎韩坛侧,玉鞭自探南山雪。

今年痛饮蜀江边,金杯却吸峨嵋月。

竹枝歌舞新教成,凄怨传得三巴声。

城头筑观出云雨,峨嵋正与阑干平。

酒酣诗就掷杯去,醉蹋玻瓈江上路。

悬知幽涧断桥边,已有梅花开半树。

形式: 古风

十月二十八日夜风雨大作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形式: 古风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

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

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

高皇试剑石为分,草没苔封犹故处。

将坛坡陀过千载,中野疑有神物护。

我时在幕府,来往无晨暮。

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铺。

雪中痛饮百榼空,蹴踏山林伐狐兔。

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数。

孤儿寡妇雠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

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

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

从骑三千皆秦人,面青气夺空相顾。

国家未发渡辽师,落魄人间傍行路。

对花把酒学酝藉,空辱诸公诵诗句。

即今衰病卧在床,振臂犹思备征戍。

南人孰谓不知兵,昔者亡秦楚三户。

形式: 古风

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

月从海东来,径尺镕银盘。

西行到峨嵋,玉宇万里宽。

幽人耿不寐,弄影清夜阑。

五城十二楼,缥缈香雾间。

不知何仙人,亭亭倚高寒。

欲语不得往,怅望冰雪颜。

叩头傥见哀,容我蹑素鸾。

掬露以为浆,屑玉以为餐。

泠泠漱齿颊,皓皓濯肺肝。

逝将从君游,人间苦无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