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琅邪上方

东晋王家在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

碑沈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东晋王家曾居此溪边
南朝树木绿荫映窗低

注释

东晋: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317-420年。
王家:贵族或有权势的家庭。
溪:小河或溪流。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继东晋后的几个朝代,公元420-589年。
树色:树木的绿色,代指自然景色。
隔窗低:从窗户看去,树木显得低矮。
碑沈:石碑沉没,可能指古迹被埋没。
字灭:碑文模糊不清或已消失。
昔人:过去的、古人。
远:距离遥远,时间久远。
谷鸟:山谷中的鸟儿。
犹:仍然。
寒花:寒冷季节开放的花朵,可能指菊花等耐寒植物。
啼:鸣叫。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朴幽深的山谷风光,融合了历史沧桑与自然景致。首句“东晋王家在此溪”,点出了地点,暗示这溪流是东晋时期王氏家族聚居之地,带有历史的厚重感。次句“南朝树色隔窗低”,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古木参天,枝叶低垂,几乎要触及窗棂,营造出一种幽深安逸的氛围。

第三句“碑沈字灭昔人远”,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遗憾。古代碑刻常记载着历史事件或名人的事迹,而今这些碑文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消失无存,这些文字所承载的是遥远过去的人和故事,令人感慨。

末句“谷鸟犹向寒花啼”,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尽管春意未浓,天气依然寒冷,但山谷中的鸟儿依旧在稀疏的花间啼叫,这不仅展示了生命力度过严冬,更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机勃勃自然界的观察与感受。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却又不失宁静之美,是一首集历史沧桑与山水田园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薜荔庵

薜荔作禅庵,重叠庵边树。

空山径欲绝,也有人知处。

形式: 古风

赠别崔十三长官

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

欲别崔侠心,崔侠心如铁。

复如金刚锁,无有功不彻。

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

崔侠两兄弟,垂范继芳烈。

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

我来宣城郡,饮水仰清洁。

蔼蔼北阜松,峨峨南山雪。

顾生归山去,知作几年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露青竹杖歌

鲜于仲通正当年,章仇兼琼在蜀川。

约束蜀儿采马鞭,蜀儿采鞭不敢眠。

横截斜飞飞鸟边,绳桥夜上层崖颠。

头插白云跨飞泉,采得马鞭长且坚。

浮沤丁子珠联联,灰煮蜡楷光烂然。

章仇兼琼持上天,上天雨露何其偏。

飞龙闲厩马数千,朝饮吴江夕秣燕。

红尘扑辔汗湿鞯,师子麒麟聊比肩。

江面昆明洗刷牵,四蹄踏浪头蘖天。

蛟龙稽颡河伯虔,拓羯胡雏脚手鲜。

陈闳韩干丹青妍,欲貌未貌眼欲穿。

金鞍玉勒锦连乾,骑入桃花杨柳烟。

十二楼中奏管弦,楼中美人夺神仙。

争爱大家把此鞭,禄山入关关破年。

忽见扬州北邙前,秪有人还千一钱。

亭亭笔直无皴节,磨捋形相一条铁。

市头格是无人别,江海贱臣不拘绁。

垂窗挂影西窗缺,稚子觅衣挑仰穴。

家童拾薪几拗折,玉润犹沾玉垒雪。

碧鲜似染苌弘血,蜀帝城边子规咽,相如桥上文君绝。

往年策马降至尊,七盘九折横剑门。

穆王八骏超昆崙,安用冉冉孤生根。

圣人不贵难得货,金玉珊珊谁买恩。

形式: 古风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十二)我行自东

我行自东,山海其空。旅棘有丛,我行自西。

垒与云齐,雨雪凄凄。我行自南,烈火满林。

日中无禽,雾雨淫淫。

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

我忧京京,何道不行兮?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