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朝晴树一江秋,尽入风烟顶?头。
老手更擎江色出,小亭景却胜于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图,通过对比老手与小亭的视角差异,表达了不同情感体验和审美观点。"六朝晴树一江秋"开篇即设定了时间与空间背景,给人以深远的历史感和宁静的自然氛围。接着"尽入风烟顶?头"则是诗人通过视觉意象,将江景中的清晰与朦胧巧妙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老手更擎江色出"可能暗示诗人对景色的深刻把握和独到的艺术感悟。"小亭景却胜于楼"则是从一个较为隐蔽、静谧的小空间去体验自然之美,相比高处的楼阁,更能捕捉到细腻的情感与景致。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江景,也通过对视角的选择和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深邃。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金焦两点自东西,著我于中亦一奇。
菰叶蘋花秋共晚,山寒未必白鸥知。
三间屋与佛同住,纸帐梅花烟雨寒。
有客肯来清话否,上楼借与好山看。
青山不入俗士眼,谁肯著楼招唤渠。
径草不锄花又老,一帘新雨了残书。
老夫曾到道家山,太乙青藜夜叩关。
著作承明今付子,仙壶元不隔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