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集句

今日我重九,无钱对菊花。

昨夜雨鸣渠,既雨晴亦佳。

出郭望西郊,山林迹未赊。

顾忧斯人饥,僵仆乱如麻。

渊明胡不归,吾居已及瓜。

岂无一尊酒,谁敢负年华。

聊为山水行,玩奇石路斜。

门生与儿子,邀我至田家。

留连向暮归,烂醉是生涯。

形式: 古风

翻译

今天是重阳节,我却没钱买菊花。
昨晚雨打水沟,雨后天晴也挺好。
走出城郭望向西郊,山林景色近在眼前。
我忧虑那些挨饿的人,他们倒下如同乱麻。
陶渊明为何不归隐?我已经在这里待了很久。
难道没有一壶酒吗?谁又敢辜负这大好时光。
姑且去山水间漫步,欣赏奇石小径曲折。
学生和孩子邀请我去农家。
傍晚时分流连忘返,沉醉是我生活的常态。

注释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菊花:秋季开花的植物,象征长寿。
鸣渠:雨打水沟的声音。
晴亦佳:晴天也令人愉悦。
郭:城墙外。
迹未赊:景色清晰可见。
斯人:这些人。
僵仆:倒下。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及瓜:指时间长久。
一尊酒:一壶酒。
负年华:辜负青春时光。
山水行:游山玩水。
奇石路斜:奇特的石头铺成的小路。
门生:弟子。
儿子:这里指晚辈。
田家:农家。
留连:舍不得离开。
烂醉:喝得非常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重九节(农历九月初九)无钱赏菊的凄凉情境,转而对比昨夜雨后晴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忧虑。诗中“顾忧斯人饥,僵仆乱如麻”反映出当时社会上的贫困与疾病,显示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关切。而“渊明胡不归,吾居已及瓜”则是借古代隐士嵇康(字渊明)的典故,表达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

诗人在自然中寻找慰藉,同时也通过与门生、儿子们一起饮酒、游玩来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而且还透露出了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不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雨止

夜半雨忽止,老夫心顿宽。

最怜儿女弱,难受雪霜寒。

泽国无来棹,台城有去鞍。

西村归未卜,此日敢求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雨雪闭关子野公明仲祥载酒远慰晚以诗见寄和答(其一)

溧阳三日雪平地,城市十家九家闭。

官舍无毡冷彻骨,省事正宜寻老计。

小人自不知纪年,我久忘吾岂忘世。

出门无碍将何之,已拚食贫了三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雨雪闭关子野公明仲祥载酒远慰晚以诗见寄和答(其二)

深雪没履寒彻绵,谁子扣门四诗仙。

袖中黄绢齑臼辞,涂抹既醉凫鹥篇。

我非不纳学泄柳,政尔欲眠如孝先。

忘形尔汝子勿怪,坦率从来六十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顷溧水归登官塘汤汉章义门(其一)

五山翔凤集东庐,花竹园池可隐居。

奕代文声传学馆,大书义字式门闾。

埙篪雅奏和为贵,樽俎清言乐有馀。

车笠重逢当一笑,白眉青眼尚如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