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秋天告别故土,踏上求学之路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个人抱负和国家理想的追求与渴望。
"少皞开宫行帝业,无刃金风剪红叶" 一句,以壮丽的笔触展现秋天的气势,少皞指的是初秋,开宫即秋风开始,行帝业则是大自然界季节更替的宏伟画卷,而无刃金风剪红叶,则形象地表达了秋风如刀,割断了夏日的繁华,将万物变为金色。
"雁别边沙入暖云,蛩辞败草鸣香閤" 两句,描绘了一幅离别图。雁,即大雁,在边疆的黄沙中与人告别,飞入温暖的云端;而蛩,则是秋虫,它在枯萎的草丛间发出阵阵歌声,似乎也在为这离别添上几分情意。
"有客为儒二十霜,酣歌郢雪时飘扬" 一句中,有客指的是诗中的士人,二十霜意味着时间的流转与岁月的积累,而酣歌则表达了士人的豪放不羁,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
"不甘长在诸生下,束书携剑离家乡" 两句,士人不满足于平庸的生活,他要通过学习(束书)和锤炼意志(携剑),离开熟悉的家乡,去追寻更高的目标。
"利爪韝上鹰,雄文雾中豹" 一句,以猛禽比喻士人的才华与抱负,既有力量又有勇气,即便在迷雾中也能展现其非凡本领。
"可堪长与乌鸢噪,是宜摩碧汉以遐飞" 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无限的憧憬和期待,不愿与普通鸟类为伍,而是要翱翔于蓝天,遨游四海。
"出南山而远蹈,况今大朝公道" 一句,是士人走出家乡的南山,远离尘世喧嚣,投身到一个更广阔、更光明的世界中去。
"天子文明,团团月树悬青青" 两句,赞美了当朝的文化繁荣与政治清明,如同圆润的月亮下挂着常青的松柏。
"燕中有马如龙行,不换黄金无骏名" 一句,以神马比喻士人的才华,即使是黄金也无法交换得来的,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
"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 两句,用了荆山之玉尚未遇到好的雕琢来比喻士人的潜力和价值,还在等待着能够发现并打磨他们的人或时机。
最后的"一壶清酒酌离情,休向嵩中随雀跃" 一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酒,并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祝愿,也是对即将踏上征途之士人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