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家弟诚之

道行不得且栖迟,一唯谁传鲁仲尼。

瑞世不求麟凤质,急难空赋鹡鸰诗。

玉堂金马知何处,白石清泉有素期。

但使平生忠义在,乐天知命复奚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寿家弟诚之》是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段克己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诚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品德和志向的赞美。

首联“道行不得且栖迟,一唯谁传鲁仲尼。”开篇即以隐士的形象描绘了诚之的生活状态,他或许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只能暂时栖息于平凡之中,如同鲁仲尼一般,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的传扬。这里既表达了对诚之现状的同情,也暗含了对他的理解与尊重。

颔联“瑞世不求麟凤质,急难空赋鹡鸰诗。”进一步赞扬了诚之的高尚品质。他不追求显赫的地位和非凡的才能,而是像鹡鸰鸟一样,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表现出深厚的友情和责任感。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

颈联“玉堂金马知何处,白石清泉有素期。”转而表达对诚之未来的一种美好期待。虽然目前他可能身处平凡,但诗人相信,总有一天,诚之会如同玉堂金马般,获得应有的荣耀与成就。同时,诗人也寄希望于诚之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如同白石清泉一般,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尾联“但使平生忠义在,乐天知命复奚疑。”是对诚之品格的高度肯定。诗人坚信,只要诚之一生秉持忠义之道,那么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泰然处之,乐天知命,无需再有疑惑。这不仅是对诚之的鼓励,也是对自身乃至所有人的期许,强调了忠诚与正义的重要性,以及面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诚之生活状态、品德与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谊与高度的评价,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坚守原则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乙未人日饮范君子和酒酣赋诗呈座上诸君

正月七日春欲动,拂面东风力尚微。

且贪席上宾朋乐,未觉平生事业非。

青山绿水俱可隐,白发苍颜胡不归。

会须高揖浮邱袂,千仞冈头一振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诔双峰兴上人

试圆石上再生身,啸月吟风性益真。

解脱莲花祛梦幻,忽惊野马逐埃尘。

双峰莫遂幽栖志,一钵谁为嫡嗣人。

便恐丛林无正脉,为君一哭涕横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家弟诚之诗社燕之作(其三)

人皆笑我我忘机,我爱青山直得归。

肯学班超谋肉食,更怜京兆泣牛衣。

心非理义乌能悦,道胜纷华是故肥。

独坐钩帘心语口,回头四十五年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癸卯春二月有五日卫生袭之诞日也座中生捧卮酒乞言因用景纯寿日诗韵以答盛意兼谢不敏

压倒诗人白与元,淋漓醉墨出佳篇。

心澄寒玉泉中水,衣惹霜岩顶上烟。

岁晚相依清士瘦,穷途渐觉曲生贤。

黄冠野服从人笑,自断此生休问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