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春雪歌

夜来滕六游三峰,醉与青帝斗春风。

桃花松叶皆缟色,千崖万壑堆瑶琼。

不知峰增几千仞,但见琼楼玉宇接天顶。

九十日春一夜死,涧底蟠龙卧不起。

青帝懊恼滕六笑,金天帝子鼓掌赞曰妙。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华山春雪歌》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描绘了华山在春雪覆盖下的壮丽景象。

首句“夜来滕六游三峰”,滕六为古代神话中的雪神,此处以滕六游历三峰,形象地展现了春雪降临的情景。接着“醉与青帝斗春风”一句,将雪与春风相比较,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生动的人格化色彩,展现出春雪与春风之间的互动与较量。

“桃花松叶皆缟色,千崖万壑堆瑶琼”两句,通过“缟色”和“瑶琼”的比喻,生动描绘了春雪覆盖下桃花、松叶以及千山万壑的美丽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洁白的雪花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不知峰增几千仞,但见琼楼玉宇接天顶”进一步渲染了雪后华山的壮观,峰峦被积雪覆盖,仿佛增加了高度,而这些雪峰又如同琼楼玉宇,直插云霄,与天相连,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九十日春一夜死,涧底蟠龙卧不起”则表达了春雪对春天的短暂影响,似乎一夜之间,春天的生命力就被这场大雪所吞噬,连涧底的蟠龙都因寒冷而无法动弹,强调了春雪的威力。

最后,“青帝懊恼滕六笑,金天帝子鼓掌赞曰妙”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让春神青帝对雪神滕六的造访感到懊恼,而天帝之子则对这场春雪表示赞赏,巧妙地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春雪虽短,却给大自然带来了独特的美丽与震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华山春雪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斗峰

淩晨出云顶,乃在北斗峰。

北斗一片石,而多合抱松。

昨雪洗又翠,客来起清风。

徙倚展望眼,濛濛一气中。

阴霁各有态,毕竟日易穷。

毛女已仙去,谁能测遗踪。

石洞谒金帝,峰半闻此钟。

琅琅满山谷,此閒声不宏。

石径滑难下,雨花飘来浓。

道士赠一杖,夭矫如苍龙。

投之水檐谷,看尔飞遥空。

形式: 古风

山态妙在变,久住方能悉。

不谓半日閒,信人三叫绝。

白云一点生,瀰漫在顷刻。

身在波涛中,鱼龙宜出没。

似闻澎湃声,久之觉寂寂。

不知有天地,何况树与石。

轩然忽开明,群峰摇丹碧。

形式: 古风

谒希夷像

峡口猿啼与鸟啼,白云终日护希夷。

如今驴背无由堕,正是先生熟睡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荪亭

已为山外客,来登山荪亭。

荪树六七株,根附石上生。

虺蛇蟠数百,须动欲轩腾。

树是希夷植,奇同希夷形。

突立看峰色,筋骨何棱棱。

细叶正吐绿,油油光檐楹。

思欲亭上醉,从此解尘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