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题悔庵桃花源乐府

好把荷衣制。归隐从兹始。

烟外迷津,云中问渡,桃花春水。

想武陵当日避秦人,五柳前身是。一曲红牙试。

千载还神似。玉骨蝉轻,仙踪羽化,碧霄高逝。

想世间不屑折腰人,今古皆如此。

形式: 词牌: 连理枝

鉴赏

这首《小桃红》以“题悔庵桃花源乐府”为题,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此曲借桃花源之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开篇“好把荷衣制。归隐从兹始”,诗人似乎在准备着荷叶制成的衣物,预示着他即将开始隐居的生活。接着,“烟外迷津,云中问渡,桃花春水”,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云层之中寻找渡口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寻觅隐居之地的过程,而“桃花春水”则点明了桃花源的意象,预示着理想的归隐之所。

“想武陵当日避秦人,五柳前身是”,诗人通过想象,将自己比作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认同。接下来,“一曲红牙试。千载还神似”,诗人尝试着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希望千年之后,人们还能感受到他的精神风貌。

“玉骨蝉轻,仙踪羽化,碧霄高逝”,这几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仙风道骨形象,以及他追求的超脱世俗、羽化登仙的境界。“想世间不屑折腰人,今古皆如此”,诗人感慨于世间的功名利禄,认为不屑于低头屈膝的人古今皆有,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坚定追求。

整首曲子以桃花源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超脱世俗的追求。彭孙遹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深度相结合,使得这首《小桃红》不仅是一首咏物之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抒情诗。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题袁重其侍母图

金盘玉七。斟酌西池醴。传妙舞,流仙吹。

斑衣娱此日,霜哺思前事。

北堂上,粲然一笑慈颜喜。见说麒麟瑞。

巧向怀中坠。应解识,之无字。

添枝桐月闺,入梦兰云细。

愿岁岁,青春白发看儿戏。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传言玉女.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同程村阮亭文友分赋

雾鬓风鬟,憔悴洞庭秋叶。湘云泪满,点点鲛人血。

缄愁欲寄,去雁远冲江雪。儿家何处,绡宫璇阙。

泾水归来,依旧珠辉玉洁。此情难负,更把红丝结。

昔人已往,如听当年呜咽。素书一纸,银针千叠。

形式: 词牌: 传言玉女

祝英台近.重阳后一日扬州别程村阮亭

远峰青,寒渚碧,零落红衣暮。

流雪回风,阵阵芦花舞。

秋光欲断人肠,重阳过也,犹做作、满城风雨。

太匆遽。乍可一曲骊歌,便上兰舟去。

水云无际,何处寻前渡。

依稀认得归程,黄叶清江,是昨夜、梦中来路。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蕙兰芳引.答悔庵饷酒茗

不断乡愁,烟水外、风帆如簇。

恨芳草斜阳,迢递偏伤远目。

扶筇归去,正东邻、酒香茶熟。

乍飞笺来到,空馆敲残寒玉。

绿蚁频浮,翠旗才展,顿消烦燠。

有紫鲙千头,更汲取碧琳千斛。

石炉徐沸,葛巾新漉。倚南窗、一枕清眠初足。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