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天公病

下堂犹有虑,出塞念偏深。

不是子臣泪,全然父母心。

或者风方劲,安能别有侵。

加飧凭努力,春至候佳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闻天公病》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天公(即上天)健康状况的深切忧虑与关怀。

首句“下堂犹有虑,出塞念偏深”以“下堂”与“出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牵挂。在家中尚且有所顾虑,在更远的地方则思绪更为深远,暗示了诗人对天公健康状态的担忧超越了地理界限,触及心灵深处。

接着,“不是子臣泪,全然父母心”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身份角色相联系,既指身为子臣的忧虑,又强调这种情感源自于对天公如同父母般的深厚情感。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天公的尊敬与爱护,也反映了其作为子臣身份下的责任与情感投射。

“或者风方劲,安能别有侵”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天公健康的关注,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天公造成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公健康状况的担忧,并对其可能面临的挑战表示关切。

最后,“加飧凭努力,春至候佳音”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决心与希望。通过“加飧”(增加食物或营养)来表达对天公的照顾与支持,同时期待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复苏,预示着天公健康状况的改善与好转。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天公健康状况的深切忧虑与关怀,以及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与希望,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乐观精神。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木公手字

爱我知偏重,知予乃独深。

时时施药石,事事入肝心。

死骨必思肉,顽皮尚受针。

明知此不可,又作感恩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栖贤山居韵(其一)

山水无中外,飘云何必归。

最嫌沙上雁,一一向南飞。

罪大心方死,病多力渐微。

谁持匡岳泪,来洒破僧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栖贤山居韵(其二)

何妨卧出日,长欲语三更。

篱外无人到,窗前有虎行。

风微飘梵咒,云密透书声。

只此閒同过,毋令别感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栖贤山居韵(其三)

无事不携筇,多因访远松。

独行深雪路,忽听隔溪钟。

得句鸣寒谷,持云赠别峰。

自来无定止,到处幸能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