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

白日悬虚空,春秋变寒暄。

但流地上影,不照地下魂。

惨惨暗陋巷,炎炎曜荜门。

浮生荡无根,万古悲黄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白天高悬在空中,四季变换着冷暖。
只有地上的影子流动,却照不到地下的灵魂。
阴暗狭小的巷子里凄凉,炽热的阳光照亮简陋的门户。
短暂的人生漂泊无定,永恒的哀伤笼罩着黄昏时刻。

注释

白日:白天。
春秋:四季。
寒暄:冷暖变化。
地上影:地上的影子。
地下魂:地下的灵魂。
惨惨:凄凉阴暗。
陋巷:狭小巷子。
炎炎:炽热。
荜门:简陋的门户。
浮生:短暂人生。
无根:漂泊不定。
万古:永恒。
悲黄昏:哀伤的黄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鲜明的春秋更迭与人生无常的画面。起始两句“白日悬虚空,春秋变寒暄”勾勒出自然界光影与季节变化的壮观景象,其中“白日”代表着明亮而高悬的太阳,“悬虚空”则突显了其在天际的孤独与辽阔。接着,“春秋变寒暄”生动地表现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替,寒冷与温暖交替,彰显出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变化无常。

第三、四句“但流地上影,不照地下魂”则从宏观走向微观,通过对比阳光只能照耀大地而不能触及已逝者的灵魂,诗人表达了对死亡和永恒的深刻感悟。这里,“地下魂”暗指亡者,形成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沉思。

最后两句“惨惨暗陋巷,炎炎曜荜门”继续描绘了春秋时节中光线与阴影对比鲜明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街巷和大门光照强弱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复杂性,同时也映射出人类社会的多层次面貌。

整首诗结尾处“浮生荡无根,万古悲黄昏”则是对生命短暂与历史悠久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这里,“浮生”象征着人生的虚幻和不定性,而“荡无根”则强调了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漂泊。“万古悲黄昏”中,“万古”指的是悠久的历史时光,“悲黄昏”则是对过往美好而又不可挽回的哀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流转以及时间永恒等主题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伊川道中

溪流冰尽摇日光,夹岸弱柳千缕长。

野鸟深藏但闻语,山花半开初有香。

今朝伊川首西路,昔年潏水过南塘。

安得春风生两腋,从教吹到故山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再任提点云台观

天光垂碧抱琼台,蕊殿珠宫对岳开。

峡口巴猿初别去,海东辽鹤又飞来。

三生难转灵源静,六岁空惊迅景催。

欲挹莲花峰顶水,普将甘冽净浮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早衰虚实反,举动多颠眩。

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

招提古浮图,岿壮压西甸。

烈风无时休,寂阴却炎暵。

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

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

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

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纹簟。

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

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

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

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

道在语嘿间,浅深随所见。

同将烦恼蠲,尽洗清凉观。

兹游岂无益,欲继慎莫缓。

形式: 古风

后园双松

群木喜春妍,彫落寒霜苦。

昂藏两大夫,森然须鬣古。

坚姿不可回,正色少媚妩。

清风发好音,和气琴中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