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

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

沈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

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庭草复芸黄。

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

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

朱颜日已兴,眄睇色增光。

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为容,思君苦入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捣衣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萧衍的作品,通过对捣衣这一传统劳作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女性独特情感和生活状态的佳作。

首句“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即设定了一种离别的氛围,作者在易水之北,河之阳送别,这里“易水”与“河之阳”都有着浓郁的地理文化色彩。接着“沈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睡的情状,“沉思”、“惨行”和“空床”共同构建了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

第三、四句“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诗人醒来后发现手中的捣衣工作未完成,而自己却因思念而受到了内心的伤害。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以下几句“阴虫日惨烈,庭草复芸黄。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继续渲染了这种哀愁与孤寂,通过对昆虫、庭院草木和夜晚风景的描绘,强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这两句则是对捣衣这一劳作的具体描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工作中的孤独和哀愁。

“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朱颜日已兴,眄睇色增光。”诗中不仅有对捣衣动作的描写,还有对宫女容貌的细致刻画,这些都是为了突出诗人内心的深情。

“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这两句通过对工具和技艺的描写,再次强调了捣衣这一传统女性劳作的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技艺的自豪。

最后,“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妾身谁为容,思君苦入肠。”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捣衣诗》不仅展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独特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而且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收录诗词(93)

萧衍(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练儿。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南梁建立。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 字:叔达
  • 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
  • 生卒年:464年-549年

相关古诗词

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形式: 古风

清暑殿效柏梁体

居中负扆寄缨绂,言惭辐凑政无术。

至德无垠愧违弼,燮赞京河岂微物。

窃侍两宫惭枢密,清通简要臣岂汩。

出入帷扆滥荣秩,复道龙楼歌楙实。

空班独坐惭羊质,嗣以书记臣敢匹。

谬参和鼎讲画一,鼎味参和臣多匮。

形式: 古风

阊阖篇

西汉本佳妍,金马望甘泉。

卫尉屯兵上,期门晓漏传。

犹重河东赋,欲知追神仙。

羽骑凌云转,阊阖带空悬。

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

但使丹砂就,能令忆万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游仙诗

水华究灵奥,阳精测神秘。

具闻上仙诀,留丹未肯饵。

潜名游柱史,隐迹居郎位。

委曲凤台日,分明柏寝事。

萧史暂徘徊,待我升龙辔。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