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辞

招灵铸柱垂英烈,手执干戈征百越。

诞今铸柱庇黔黎,指画风雷开五溪。

五溪之险不足恃,我旅争登若平地。

五溪之众不足平,我师轻蹑如春冰。

溪人畏威思纳质,弃污归明求立誓。

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孙兮千万春。

形式: 古风

翻译

召唤神灵铸立柱石,显扬英雄业绩,手持武器征服众多越地。
如今,我们铸造柱石保护百姓,指挥如风雷,打通五溪的阻隔。
五溪的险峻不再可怕,我们的队伍如同踏上平地般轻松前行。
五溪的民众无法抵挡,我军行动轻盈如履薄冰。
溪地之人畏惧威严,渴望接纳正道,抛弃黑暗,寻求立下誓言。
向山川和鬼神发誓,誓要保佑子孙后代千秋万代繁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征战过程中的英勇形象和对未来子孙的美好祝愿。开篇“招灵铸柱垂英烈,手执干戈征百越”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位手持武器、英姿飒爽的将领形象,他的铜柱(可能是军中用以召集或纪念的物品)散发着威武之气,正如同古代英雄般征战于百越之地。

接着,“诞今铸柱庇黔黎,指画风雷开五溪”两句,诗人将时光拉回到现实,铜柱不再是战争的象征,而是庇护人民的避难所。在这里,诗人以“指画风雷”形容其军事才能之高超,以至于能在险峻的五溪地区开辟出一片平坦之地。

紧接着,“五溪之险不足恃,我旅争登若平地。五溪之众不足平,我师轻蹑如春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军队战术的自信,即便是在险峻的五溪地区,我的部队也能轻易通过,仿佛在平坦的大地上行进一样。而对于当地居民,虽然众多,但在诗人的军队面前,也如同春日融化的冰块,不堪一击。

“溪人畏威思纳质,弃污归明求立誓”两句,则描绘了当地居民对这位将军的敬畏,他们放下了往昔的过错,向着光明正大的道路前进,并寻求立誓效忠。

最后,“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孙兮千万春”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祝愿。他发誓于山川之间,告知天地鬼神,要保护自己的后代,使之能够繁荣昌盛,直至千万个春天。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军事才能,更传递了一种对未来世代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2)

李宏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十国时南楚国官员、学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上柱国。南楚王马殷当国时,为营道令,迁都统掌书记。后为南楚文昭王马希范所置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授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 籍贯:李弘臬系长沙
  • 生卒年:见《复溪州铜柱记》铭文)( ? - 951

相关古诗词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皇纲归有道,帝系祖玄元。

运表南山祚,神通北极尊。

大同齐日月,兴废应乾坤。

圣后趋庭礼,宗臣稽首言。

千官欣肆观,万国贺深恩。

锡宴云天接,飞声雷地喧。

祥光浮紫阁,喜气绕皇轩。

未预承天命,空勤望帝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

从来养毛羽,昔日曾飞迁。

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

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剑池

阖闾葬日劳人力,嬴政穿来役鬼功。

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闲雷雨起潭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东皇太一词

吉日初齐戒,灵巫穆上皇。

焚香布瑶席,鸣佩奠椒浆。

缓舞花飞满,清歌水去长。

回波送神曲,云雨满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