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索索来何处,梧桐昨夜黄。
蛩声机杼月,雁影塞垣霜。
俗尚儒餐贵,家贫父业荒。
三秋病消瘦,吾兴入柴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气氛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索索来何处,梧桐昨夜黄"写出了秋风中梧桐叶子的凄凉之感,"蛩声机杼月,雁影塞垣霜"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蟋蟀的鸣叫和远处大雁飞过长城时留下的影子,以及秋天特有的寒霜。
接下来的"俗尚儒餐贵,家贫父业荒"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中读书人地位不保、生活困难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家庭的贫穷和父亲遗留的事业已成废墟。最后"三秋病消瘦,吾兴入柴桑"则是诗人在连续三个秋季里身体因病而消瘦,而自己的兴趣却转向了田园生活,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放弃世俗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凄清氛围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不详
石家曾作送君来,建业收书未得回。
只道还家仍款曲,谁知分袂许悲哀。
冥间孰与论心事,世上谁堪共酒杯。
昨到帷堂前后奠,却瞻乔木肺肝摧。
人间三十六,曾未识朱园。
一昨袁丝饮,通宵谢屐痕。
厨灯犹琢句,山雨未移樽。
子大真吾敬,心期重款门。
亭上经秋宴,同乡见亦难。
鬓从前度白,枫是此回丹。
句法流传否,交情寤寐间。
重来兴不尽,谁棹小舟还。
别久似相忘,因行遇道傍。
问知元姓字,传读是文章。
鹤骨秋逾瘦,松身老更长。
十年犹九品,如我合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