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春(其二)

熙阳薰盖壤,丽景日以新。

娅姹花媚昼,嚘嘤鸟鸣晨。

纷华易消歇,非久沦沙尘。

举世竞芳菲,湎若嗜饮醇。

岂知有至味,澹然哜道真。

试问金谷夫,何如箪瓢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每日景色都在更新。
白天,花朵娇艳,鸟儿在清晨欢快鸣叫。
繁华容易消逝,不会长久地留在尘世间。
全世界都在争艳,沉醉于美好的事物中。
却不知真正的美味,是淡泊而品味真理。
试着问问金谷园的主人,与箪瓢之人都有何不同?

注释

熙阳:温暖的阳光。
薰盖壤:照耀着大地。
丽景:美丽的景色。
日以新:每日都在更新。
娅姹:娇艳的。
花媚昼:花朵在白天娇媚。
嚘嘤:鸟鸣声。
鸟鸣晨:清晨鸟儿鸣叫。
纷华:繁华。
消歇:消逝。
沦沙尘:沉入沙尘。
竞芳菲:争艳。
湎若:沉醉于。
嗜饮醇:爱好醇厚的事物。
至味:真正的美味。
澹然:淡泊。
哜道真:品味真理。
金谷夫:金谷园的主人。
箪瓢人:贫穷但自足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赞美之情。开篇“熙阳薰盖壤,丽景日以新”一句,便将温暖的阳光与大地的融合,以及每天更新的美好景致呈现给读者。接着,“娅姹花媚昼,嚘嘤鸟鸣晨”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花儿的妩媚、鸟鸣声的清新,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春日画面。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这种美好是短暂的,“纷华易消歇,非久沦沙尘”一句表达了对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美景的感慨。紧接着“举世竞芳菲,湎若嗜饮醇”则表现出人们对于春天美好的争相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忘怀的情怀。

最后两句“岂知有至味,澹然哜道真。试问金谷夫,何如箪瓢人”引出了一个哲理,提醒读者在欣赏表面的美好之余,不妨深思内在的真谛,以及对生命和世界更深层次的体验。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悠远,通过春日景物的描绘,引发出对人生、自然以及美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春(其四)

方寸负奇伟,自足排外纷。

乐哉曾子履,翛然渊明巾。

利欲伐其性,智识由是昏。

盛丽悦其目,梦幻何足云。

不如觑文字,日月从转轮。

饮芳而咀华,四时无非春。

芸芸市朝客,孰识此味真。

形式: 古风

次韵悯雨

百谷仰雨而蕃滋,乃颖乃苞乃成实。

锸云方喜高下齐,大田俄报东南坼。

民穷至此噫亦甚,无年饿死其无日。

佛灵犹未致涓流,人力焉能施寸尺。

况当十室九室空,可堪百里千里赤。

仰天无路扣彼苍,望云自旦寻至黑。

一岁不稔百沴生,所忧岂止人艰食。

声嗟气叹方载途,屈莫求伸枉莫直。

繇来有感则有应,影响一机端可必。

时迁事改理不移,今日天工岂殊昔。

烹羊乃雨古语云,何假雷师起河伯。

调元赞化更有人,怪魃螟蝝俱蛰迹。

人心既悦天意从,利泽须能致甘泽。

油然沛然苗勃兴,奚用象龙施五色。

形式: 古风

次韵酬李黄山

吾儒何所事,读书而挟策。

君才郤林枝,灵根芳正发。

笔下富词藻,云锦自天落。

英英光岳气,洒洒冰雪魄。

中秋璧月圆,宜赴广寒约。

桂籍那未香,天公无皂白。

学如禾与稻,既艺宜必穫。

于时误儒冠,孰不嗟铸错。

篇章来联翩,有主此有客。

隋珠既璀璨,和璞无舛驳。

有文可与评,有酒可与酌。

长吟不淹宿,捷若蛇赴壑。

喜得罗庾俦,吾乡宜卜宅。

形式: 古风

竹外海棠

我有三径园,今为牛马皂。

傍家寻丈地,昔未长荼蓼。

琅玕数十挺,新培岁可考。

幻出一庭阴,咫尺成深窈。

客来可款延,友至或径造。

于时正芳菲,所欠花缭绕。

隔篱旧封植,一种媚而好。

卷翠护春姿,娇红衒天巧。

折来侑清尊,嫣然为一笑。

绝胜歌舞群,声容托幻眇。

久欲构小亭,为计恨不早。

金屋延阿娇,祇恐人易老。

此花擅春妍,独恨易荣槁。

岂若对此君,四时森羽葆。

不惟祛尘俗,端可助吟啸。

良辰集朋簪,杯柈惭草草。

于焉小徜徉,即此是幽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