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余复惠山古迹感赋

往哲留题处,幽人费讨寻。

细莎迷旧迹,斜竹长新阴。

六代青山色,三唐白雪音。

徘徊烟景暮,怀古意何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云鸾所作,名为《谈信余复惠山古迹感赋》。诗中描绘了对古代遗迹的追思与感慨,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深邃情感。

首句“往哲留题处”,点明了古迹中蕴含着前人的智慧与痕迹,引出对历史的追溯。接着,“幽人费讨寻”一句,通过“幽人”的视角,展现了探索古迹时的艰辛与专注,同时也暗示了古迹的神秘与吸引。

“细莎迷旧迹,斜竹长新阴”两句,运用细腻的自然描写,将古迹融入了生机勃勃的环境中,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自然与历史的和谐共存。通过“细莎”与“斜竹”的对比,既展现了古迹的沧桑,又暗示了新生的力量。

“六代青山色,三唐白雪音”则进一步扩展了时间的维度,将古迹的历史背景延伸至更久远的年代,通过“六代”与“三唐”的交替,展现了历史的更迭与文化的传承。这里的“青山色”与“白雪音”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韵律。

最后,“徘徊烟景暮,怀古意何深”两句,以黄昏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深深怀念与思考。在烟雾缭绕的景象中,诗人似乎与历史对话,探讨着古迹背后的故事与意义,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历史场景,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情厚意和对文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张云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从顾宪成、高攀龙游,以经师教授里中。尝著《经正录》,力辟李贽之说。崇祯初以所辑《经书讲义》献阙下,又著《五经总类》

  • 字:羽臣
  • 号:泰岩
  • 籍贯:常州府无锡

相关古诗词

读求贤诏恭纪

珰焰弥天震九阍,剪除榛棘扫乾坤。

百年养士思先帝,一诏求贤拜至尊。

臣本草茅常引领,人非木石尽衔恩。

鱼盐版筑风云气,洒涕重招楚泽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见樵者作

苍绿满山碛,乱红飞野烟。

丁丁弄山斧,触手香于荃。

荷锸带月归,老鹿洞口眠。

携壶跨鹿去,飘若山中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重过顺上人禅院

寂寂禅关闭,寻师此复来。

千花随雨散,一径踏云开。

鸟下传经院,龙参说法台。

欲吟还未就,端愧谢公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望金山

削金浮玉碧崔嵬,中截洪流四面开。

万里江声连滟滪,一峰秋色接蓬莱。

鹘盘塔影天中见,钟带潮音树杪回。

不用登临重回首,老龙吟处且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