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五首(其三)

悠悠君何之,茕茕妾影只。

萧萧两鬓丝,寒衣不堪织。

纵使堪织衣,练能成几尺。

西窗暗雨鸣,孤灯耿复灭。

君心如妾心,妾心匪木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思念远方丈夫时的孤独与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女子的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句“悠悠君何之”,以“悠悠”形容时间的漫长,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离家远行的无尽思念。“君何之”则直接点明了对丈夫去向的关切与忧虑。接下来,“茕茕妾影只”一句,通过“茕茕”(孤单的样子)和“妾影只”(女子独自的身影),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在丈夫离开后的孤独与寂寞。

“萧萧两鬓丝,寒衣不堪织”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写来隐喻女子内心的哀伤。鬓发的稀疏与寒衣的难以完成,不仅反映了女子年华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与无法排解的痛苦。

“纵使堪织衣,练能成几尺”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无奈与悲哀。即使她能够努力织出衣物,但面对生活的困苦与内心的孤独,这些努力显得微不足道,无法填补她心中的空虚。

“西窗暗雨鸣,孤灯耿复灭”描绘了夜晚的凄凉景象,西窗外的雨声与室内孤灯的闪烁与熄灭,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寂静的氛围,强化了女子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最后,“君心如妾心,妾心匪木石”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深切的爱与期待。她的心如同木石一般坚硬,却也蕴含着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与不渝的爱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女子在丈夫离别后所经历的孤独、哀愁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古意五首(其四)

皎皎天上月,辉光烛蓬门。

蓬门亦何有,古镜堂上悬。

妾心如古镜,磨尽明不昏。

君心镜上尘,磨去不复存。

猗嗟贱妾心,与君难具论。

形式: 古风

古意五首(其五)

忆妾初嫁时,感君涂蔇茨。

嫁君未三载,君行河北陲。

长庚耿天际,饭粟羹伏雌。

君云去不远,五月当来归。

闻君往从军,裘马事轻肥。

蓬蒿没深巷,风露凄妾衣。

夫君岂不念,将由道路逶。

道路或孔迩,妾忧宁不知。

形式: 古风

吴郡斋遣怀

斋居苦无悰,散屧步芳圃。

花柳度暖风,莓苔滋宿雨。

叠嶂隐檐牙,幽禽哢林莽。

池光瓦蔽亏,日气石吞吐。

迥眺觌层城,狂歌隘天宇。

倏欢景已流,俄思愁复聚。

楚奏钟仪悲,越吟庄舄苦。

人情异穷达,土思渺今古。

信美非吾乡,归心属兰杜。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龚圣予号翠岩晚岁更号岩翁为赋

春风桃李颜,岁寒松柏心。

达人步大方,静爱无弦琴。

无弦岂堪听,弦外多遗音。

世涂甚风水,对面商与参。

孤芳忌群处,散材辞众侵。

霜降水归源,日旭星就阴。

浮华剥落尽,古道谁复今。

吾家雁山下,翠巘高千岑。

清秋灏气塞,万里纤埃沈。

安得与君去,结架聆清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