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关

秋入崤山见烧痕,遗墟缭绕尚成村。

风尘古郡甘棠暗,险阻重关宿草繁。

人影隔河三晋路,烟花横塞五陵原。

观兵不改周秦旧,耀德仍知圣主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关中地区所见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首联“秋入崤山见烧痕,遗墟缭绕尚成村”以秋天的萧瑟景象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崤山,以及这里曾经的人烟痕迹,虽已荒废,但仍可见当年村落的轮廓。颔联“风尘古郡甘棠暗,险阻重关宿草繁”进一步描绘了古郡的沧桑与险峻的关隘,甘棠暗喻着历史的痕迹,而繁茂的宿草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

颈联“人影隔河三晋路,烟花横塞五陵原”将视角拉远,展现了更广阔的景象。三晋路与五陵原的描写,不仅勾勒出地理的辽阔,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文化的丰富。尾联“观兵不改周秦旧,耀德仍知圣主尊”则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君主德行的感慨,强调了尽管时代变迁,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君主的道德权威依然重要,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关中地区独特风貌和深厚历史底蕴的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强盛与君主德行的颂扬。

收录诗词(120)

朱应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字:升之
  • 号:凌溪
  • 籍贯:扬州府宝应
  • 生卒年:1477—1526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老子说经台台下有道德经石刻并手植柏在焉感而赋此

伯阳仙去有高台,紫气销沈望不回。

楼观俯看秋色里,函关背指暮云隈。

岩前种柏飘玄润,石上翻经暗古苔。

问礼谁争宣父长,惭予千载偶能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奉赠对山康子之作

浒西花柳卜居新,梁间燕泥生紫蘋。

病辍图书缘在告,兴来鱼鸟得长亲。

浮云漠漠秦川夕,灌木阴阴武水春。

赖有同时吕泾野,相将岁晚结行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固原道中

旅雁将归禾黍收,边衣八月总羊裘。

千山摇落无芳草,万壑奔腾自急流。

探骑弓刀扬远日,戍楼笳鼓动高秋。

独持文教来幽塞,更览戎机答壮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六盘山

西北六盘山切云,一盘千折动星文。

穿林列骑交愁入,峭壁哀猿近厌闻。

陇树遥连边塞尽,秦关中断渭流分。

清秋忽报烽烟警,落日犹过虎豹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