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令旧宅

身没南朝宅已荒,邑人犹赏旧风光。

芹根生叶石池浅,桐树落花金井香。

带暖山蜂巢画阁,欲阴溪燕集书堂。

闲愁此地更西望,潮侵台城春草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身躯已逝南朝宅院也荒凉,但乡亲们仍欣赏着往昔的景致。
芹菜根旁生出绿叶池水浅淡,梧桐树上花儿飘落金井旁香气弥漫。
山中带着暖意的蜜蜂在华美的楼阁筑巢,溪边燕子预感阴雨集于书房之上。
闲暇时的忧愁在此地更添西望之思,潮水侵袭着台城春草在不断生长。

注释

身没:去世。
南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这里代指古宅的时代背景。
宅已荒:宅院变得荒废。
邑人:同乡的人,这里指当地人。
旧风光:过去的美好景象。
芹根:芹菜的根部。
生叶:长出叶子。
石池浅:石头砌成的池塘水很浅。
桐树:梧桐树,一种树名。
落花:花儿凋落。
金井:装饰华丽的井,也可能指井边铺有金色的沙石,显得贵重。
带暖:带着温暖的气息。
山蜂:山中的蜜蜂。
巢画阁:在装饰精美的楼阁中筑巢。
欲阴:预感到天气将要转阴。
溪燕:溪边的燕子。
集书堂:聚集在书房上方。
闲愁:无事时的忧愁情绪。
此地:这个地方。
更西望:更加向西边眺望,可能象征对远方或过往的思念。
潮侵:潮水侵蚀。
台城:古代城池的一种,这里特指某个地方的城池。
春草长:春天里草木茂盛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淡泊的意境。诗人站在南朝废墟之上,感慨于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但同时也注意到当地居民仍然在享受着过去的美好。这反映出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芹根生叶石池浅”一句,以清新的视角描绘了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生命力与平静之美的欣赏。紧接着,“桐树落花金井香”,则是通过具体细节传达出一种古老宅院中的宁静和优雅。

“带暖山蜂巢画阁”描绘了春日温暖的场景,蜜蜂在精致的建筑中筑巢,表现了生命力与艺术之美相结合的意境。接着,“欲阴溪燕集书堂”,则是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向往,以及希望在隐逸的环境中沉浸于书海。

最后两句“闲愁此地更西望,潮侵台城春草长”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远方的眺望。同时,潮水侵蚀着古老的台城,而春天的野草却生机勃勃,这是时间流逝与生命力并存的一幅图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记忆的温婉抚慰,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酬康州韦侍御同年

桂楫美人歌木兰,西风袅袅露漙漙。

夜长曲尽意不尽,月在清湘洲渚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蒹葭水暗萤知夜,杨柳风高雁送秋。

露滴晓花疑锦绣,风吹寒竹认笙簧。

形式:

咏牛应制

逸足还同骥,奇毛自偶麟。

欲知花迹远,云影入天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日暮碧云合

日际愁阴生,天涯暮云碧。

重重不辨盖,沈沈乍如积。

林色黯疑暝,隙光俄已夕。

出岫且从龙,萦空宁触石。

馀辉澹瑶草,浮影凝绮席。

时景讵能留,几思轻尺璧。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