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冲破云间路,孤城入望中。
岚光盈聚落,烟火半堤封。
远近畸零野,高低大小峰。
铁潭何处月,清浸广寒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鹰吊岭上,眺望和平县的壮丽景色。首句“冲破云间路”,以动态之感开篇,仿佛引领读者一同穿越云雾,到达高处。接着,“孤城入望中”一句,点出远处的和平县城,给人一种孤独而壮观的印象。
“岚光盈聚落,烟火半堤封。”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聚落中的景象,晨光与山岚交织,炊烟袅袅升起,仿佛将整个聚落笼罩在一片温馨与宁静之中。这里的“半堤封”可能是指堤坝或河岸的一段被烟雾遮掩,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远近畸零野,高低大小峰。”诗人进一步扩展视野,从近处到远处,从低矮到高耸,描绘了广阔无垠的田野和错落有致的山峰,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壮丽。
最后,“铁潭何处月,清浸广寒宫。”这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想象中的铁潭边,一轮明月倒映其中,如同浸入广寒宫一般,既神秘又美丽。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赞美之情。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邳州官似水,两浙水如官。
见水虽云易,如公亦是难。
祇交家国富,不念子孙寒。
今过邳州地,思公借水看。
一区容膝所,五夜读书堂。
退食惭尸位,瞻云叹客乡。
未嫌邻矮屋,且喜向朝阳。
丙午春王正,疏狂纪叶冈。
风解仪真缆,江天度晓关。
莺喉歌夏调,花雨带春寒。
景物随人胜,诗肠逐酒宽。
扬州天不夜,灯火灿鳌山。
汉唐家国旧,豪杰威灵新。
庙食垂千古,碑铭集众论。
孤高遗墨竹,光彩照凌烟。
瞻拜嗟来晚,心香妙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