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秋红

百叶重台照眼明。水晶帘下伴孤吟。

停车何必坐枫林。

不似槿花愁日暮,仅留颜色待秋深。

清霜浓露沁檀心。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秋红》由清代诗人顾贞立所作,描绘了秋天红叶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充满了深秋的韵味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百叶重台照眼明”,开篇即以“百叶”形容红叶繁多,犹如层层叠叠的舞台,映入眼帘,明亮夺目。这句不仅描绘了红叶的色彩丰富,还隐含了层次感和动态美,仿佛红叶在秋风中轻轻舞动,令人眼前一亮。

“水晶帘下伴孤吟”,将红叶比作“水晶帘”,既突出了红叶晶莹剔透的质感,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诗人独自吟咏,与红叶相伴,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内心的宁静。

“停车何必坐枫林”,这一句巧妙地将红叶与枫林联系起来,但又不拘泥于枫林的特定意象,而是更广泛地指代了秋天的红叶。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一定要坐在枫林中欣赏红叶呢?这不仅是对传统赏景方式的一种反问,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普遍追求和欣赏。

“不似槿花愁日暮,仅留颜色待秋深。”这里将红叶与槿花对比,槿花在日暮时分显得愁苦,而红叶则以其独特的美丽,等待着深秋的到来。这一对比强调了红叶在深秋时节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与时间的微妙关系。

“清霜浓露沁檀心”,最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红叶在深秋的环境下,经历了清霜的洗礼和浓露的滋润后,其内心(象征着生命力或情感)变得更加深沉而富有内涵。这里的“檀心”既指红叶的中心部分,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红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浣溪沙·秋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红叶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63)

顾贞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春寒

重炉香烬漏迢迢。不似春宵。还似春宵。

薄烟深院杏花梢。难道明朝,便是花朝。

凄风冻雪雨潇潇。镜里容销,梦里魂销。

邻娃莫去踏春郊。吹断秋腰,瘦减裙腰。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采桑子.二首,咏秋海棠(其一)

愁来只有秋花好,金粟新黄。翠叶秋棠。

紫粉鬘花媚夕阳。花时尽日垂帘坐,本是凄凉。

花落还伤。花落人愁哭一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二首,咏秋海棠(其二)

丝丝细雨盈盈泪,淡淡笼烟。袅袅风前。

低影愁红何可怜。便宜翠竹青花小,清露珠圆。

别种幽研。不受尘埃半滴泉。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沁园春.题美人笺

佩纫幽兰,歌拈红豆,并倚娉婷。

尽愁人挥洒,登临觞咏,催归送远,边怨闺情。

携向碧窗妆镜侧,轻唤起、盈盈翠袖擎。

瑶台上、飞琼萼绿,争似卿卿。

讶光清凝赋粉,待细研石黛,染就丹青。

谱霜浓月晕,寒鸦落木,孤蓬夜雨,长笛离亭。

一抹苍烟鸿影,看几点、环螺接楚城。

标题处,把霜毫空阁,半摺云屏。

形式: 词牌: 沁园春